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确定伊通盆地基底的形成时期,对伊通盆地6 个基底火成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研究。锆石的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6 个基底火成岩岩心的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且具有典型 的岩浆生长震荡环带。定年结果表明:岔路河断陷的C24 井2 484.2 m 处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 (176.8 ± 1.7)Ma,C17 井3 153.0 m 处的碎裂岩化条纹长石二长岩形成于(171.8 ± 3.2)Ma;鹿乡断陷的X5 井、L2 井以及莫里青断陷的Y3 井和Y53 井基底火成岩分别形成于(170.3 ± 3.4)Ma,(169.1 ± 4.5)Ma, (247.2 ± 3.4)Ma 和(186.6 ± 2.5)Ma 。伊通盆地基底火成岩其他锆石定年结果表明,伊通盆地基岩(花岗 岩)的年龄主要为170~336 Ma,其中绝大多数形成于燕山期,少量形成于海西期;各断陷的花岗岩分布存 在差异,岔路河断陷与鹿乡断陷花岗岩基本形成于燕山期,而莫里青断陷花岗岩则在海西期、印支期及燕 山期均有形成。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西部盆缘带地层超覆油藏形成条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勘探潜力大,但因勘探程度低,研究难度较大。根据钻井资料,从地质上分析沉积环境,预测储层发育区,采用地层厚度梯度法分析地层尖灭的位置,综合分析地层超覆圈闭的规模及位置。研究认为,套保以西具备良好的储、盖条件和上倾方向的遮挡条件,可形成大型地层超覆圈闭,有利区面积150 km2,前景资源量5 000×104t。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泉四段油气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学者分别研究构造应力场、温度压力、断裂、有机质的成熟度等因素对油气运移的影响,但大多数学者是研究单一因素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本文以松辽盆地中浅层为对象,研究上述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共同效应.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第三系初期的喜山运动影响,本次构造运动带来第三次热流高峰,使青山口组大量生烃,构造应力和大量生烃产生的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以断层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聚集成藏,主要成藏期是明水期末-第三纪.  相似文献   
14.
15.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中发育大量水下重力流沉积,根据重力流发育位置及沉积特征,可划分为浅水浊流沉积、深水浊流沉积、水下滑塌沉积和水下泥石流沉积4种类型.通过对本区区域地质背景、钻井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水下滑塌和水下泥石流沉积为再搬运和再沉积作用的产物,常与断裂相伴生;但浅水及深水浊流沉积常发育在前扇三角洲部位,大部分是由阵发性水下分流河道水流事件形成的,部分属于滑塌浊流二次沉积成因.油气勘探成果表明,研究区水下浊积砂体的储集物性普遍较好,并已有油气勘探突破,证实位于二号断层下降盘的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周缘的深水浊积砂体和浅水浊积砂体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几种氧化沟工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影响氧化沟工艺的主要因素,通过效益分析得到了氧化沟工艺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并对几种氧化沟工程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结合生排烃史,构造演化史及运聚条件,分析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黑帝庙构造带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过程及主要成藏期,认为明水期末-第三纪应是主要成藏期。图4参6(魏志平摘)。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即将过去的世纪里创造了比过去人类财富总和还多的财富,钟表业也从小作坊式的手工制造发展到年产数亿只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与其它湮没于现代文明中的古典又化不同的是,钟表制造业呈现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竞相争艳的绚丽景象。未来的世纪里,钟表制造业将继续秉承这一传统,继续保持精雕细琢的手工制做与依赖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工业产业共同发展,并且分别占有自己的细分市场。以瑞士高档名表大代表的机械表将继续被崇尚古典、自然和完美的绅士名流所青睐,牢牢占领这一细分市场。以石英电子表为主的中、低档手表继续呈…  相似文献   
19.
甾萜类化合物是油源对比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但原油与其烃源岩中残留的抽提物的组分的化合物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水洗作用、气洗作用、氧化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等都可使油气发生一定的次生变化; 另外,吸附作用、层析效应等也具有明显影响.因此,在对比的过程中要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成藏过程,解释各个指标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不应该过分强调指标的完全一致性.在任何一个成藏过程中,油气都会或多或少受以上各种作用的影响,油、源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氧化作用与有机质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质在遭受氧化作用后,其元素的组成比例、最高热解峰温、生烃转化率及镜质体反射率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常规判识有机质演化程度的指标已失去意义。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质在遭受氧化作用影响后,干酪根元素的O/C比随演化程度的加深而迅速降低,致使其反映的演化程度高于实际值;有机质氧化后,导致Tmax增高;经过氧化的有机质在相同的热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在强氧化作用下形成的镜质体,其反射率值比正常情况下增长大,强还原环境下则减小。因此,在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有机质演化,特别是营城组的演化时,不能以某一指标而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