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取值是按地层岩性和测井值划分测井相类型和储层的首要工作。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如方差分析法和极值法等常存在分层界面漏划或多划以及分层速度较慢等问题。随着面向对象设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的出现,实现测井曲线可视化自动分层取值已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实用的测井曲线可视化自动分层取值的方法。该法采用极值方差聚类法来实现曲线粗分层,并采用VisualFortran语言编程,以面向对象的测井绘图和“所见即所得”的输出方式实现测井曲线可视化自动快速细分层。将该法应用于XJ油田XJ5井等多口井的测井相识别中.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岩性分层结果。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分层速度快,分层界面合理,可视化程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交联聚乙烯直流海缆向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其在工程应用中也遇到了温度和电场两方面的挑战。文中结合±160 kV XLPE直流海缆建立了XLPE海缆的电场仿真模型和热路模型,对更高电压等级的XLPE直流海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发现,直流海缆绝缘层的厚度同时影响海缆的温度和场强分布,在对高电压、大容量海缆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绝缘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场强和最高温度,选取合适的绝缘层厚度。同时,通过仿真对比铜、铝导体电缆对电场、温度的影响发现,铜导体电缆运行温度较低,有利于电缆稳定运行,而铝导体海缆虽然体积更大,但其重量小,更有利于安装敷设。  相似文献   
53.
砂西区块N21~N1油藏的测井资料有JD581、3700和5700等测井系列,各系列之间由于仪器的性能、刻度和测量环境及井眼条件的不同,导致工区各井的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测井数据存在一定的刻度误差,这为研究储层四性关系与建立合理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带来了困难。本文以砂西油藏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标准化为例,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实现工区测井资料的标准化,标准化处理后的声波时差等测井值与区域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且符合本地区地质变化规律,有效地降低了非地质因素给测井曲线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54.
Joel  D.  Walls 《测井与射孔》2005,8(4):7-9
在多种可渗透油气藏中会发生泥浆滤液侵入。它常造成声波测井值太快和密度测井值太高,因为这些测井的样本大多数是饱和水的岩石。如果不加校正,它能造成在井区与地震结果有较大误差。这个问题很容易用多深度电阻率测井检测出来,然后用Biot-Gassmann流体置换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55.
多矿物模型分析基于组分分析原理,采用最优化解释方法处理砂泥岩地层和复杂岩性地层的测井资料,可分辨出单井剖面中地层矿物类别及其体积含量,由此可进行测井相识别。该方法弥补了钻井取心费用高和录井岩屑岩性描述与深度有误差的缺陷.为计算地层参数提供了可靠的岩性模型。该文应用该模型解释了新疆莫北油田M005井区10多口井的测井资料.获得了连续的地层矿物含量剖面、岩性剖面和各种储层参数。通过与岩心资料、录井资料等对比证实,多矿物模型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井相分析方法,测井岩性识别分辨率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6.
钻井液固相侵入深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钻井液固相侵入储层后,往往不可避免地在喉道处发生沉积和架桥现象,从而造成堵塞和地层损害。文章根据物质平衡理论,在对钻井液固相侵入微观物理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钻井参数、地层物性参数、测井参数和钻井液浸泡时间等多参数实现了钻井液滤液侵入深度的计算,为钻井液固相侵入深度的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时引入了钻井液颗粒进入系数,并找到了其与储层孔隙度之间的基本关系。最终建立了定量计算钻井液固相侵入深度的数学模型。对塔中地区志留系6口井的资料进行处理,所计算的钻井液固相侵入深度与实验室岩心污染实验所测到的固相侵入深度吻合程度高。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为钻井过程中油气层的保护以及更好地为射孔和增产措施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7.
基于地震资料的钻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井的机械钻速与钻头结构、钻井液性能、钻进参数和钻具组合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理论和实践表明,地层因素仍是影响钻速的最主要因素,它不仅直接影响钻速,而且也制约着钻井参数对钻速的影响.针对新探区的特点,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包含地震层速度、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地层岩性等信息,发掘这些信息与地层可钻性以及机械钻速间的内在联系.在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等办法,模拟和优选出了层速度与地层可钻性以及层速度与机械钻速间的定量计算模型,并最终形成一套基于地震层速度直接预测机械钻速的方法和技术.通过计算机编程对HN油田近20口井的机械钻速进行钻前预测,符合率均达70%以上,表明该方法能较科学地预测新探区的机械钻速,能为钻前钻井周期设计以及钻井招投标价格预算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8.
针对现有空空主动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观性较强,存在冗余现象,缺乏合理的建立依据和约简方法,文中分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通过对导引头固有抗干扰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为解决多指标及各指标重要程度不一的问题,应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该指标集进行约简,删除了冗余属性,得到了核心属 性。并且以五组主动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评估指标数据为例进行算法模型验证,并对约简后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简化评估指标,得到工作体制抗干扰因子和自卫距离这两个核心指标,为主动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9.
基于FISHER判别法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多,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储层流体识别方法中,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有对应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每种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FISHER判别法其优点在于减少了处理数据的维数,减少了计算量;同时,又保留了其每个分析数据反映的信息,识别精度较高。对油气水层的识别,FISHER判别法主要是通过对目的层基本测井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到其判别式,然后进行回判。  相似文献   
60.
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分选识别出雷达信号,是电子对抗发挥功用的先决因素。关于雷达信号调制样式与信号参数的先验信息有限,难以为信号分选提供充足的情报支撑,且信号交叠严重制约着信号分选的效能。将上述需求转换为盲源分离问题,通过Givens变换构造高阶分离矩阵,将适用于两路信号的基于3阶循环量的循环平稳度(DCS)盲源分离算法拓展到适用于具有不同循环平稳频率的多路信号。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推导出构造Givens矩阵参数确定的方法。利用循环平稳理论提取雷达信号在循环平稳域的特征,结合DCS分离准则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对多路雷达信号的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