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炭黑/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B/PBMA)复合材料在有机蒸汽中的电阻响应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较大的有机蒸汽分压范围内(p/p°=0~0.16),CB/PBMA导电复合材料在丙酮和氯仿蒸汽中的电阻响应程度的对数与蒸汽分压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该复合材料的电阻响应程度随有机蒸汽分压的变化曲线与其吸附等温线吻合,而与炭黑的吸附等温线差别较大。前者的吸附曲线符合Ⅲ型吸附,因为复合材料表面没有微孔只有大孔,而后者的吸附曲线是典型的Ⅱ型吸附,这是由于炭黑表面有丰富的微孔和中孔。  相似文献   
32.
改性纳米Si_3N_4/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纳米氮化硅粒子(Si3N4)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滑动干摩擦磨损特性,着重探讨纳米粒子表面接枝共聚改性、粒子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粗糙度及形貌分析探讨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氮化硅粒子能在很低的含量下(0.18%(体积分数,下同))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磨性、并降低其摩擦系数,而经过接枝共聚改性的纳米Si3N4粒子填充的复合材料的上述性能改善更为明显,耐磨性比Si3N4/EP提高3倍,摩擦系数降低20%。这说明,在Si3N4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接枝共聚后,有利于加强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合,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33.
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于网络支撑层转发效率、传输时延等指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传统的路由体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数据转发的效率和缩小时延,经过多年反复的实践检验,从体系结构、信令协议多方面的演变,产生了标记交换技术。经过近15年的发展,标记交换最终归于IETF的MPLS。文章主要集中讨论使用标记交换技术构建交换式路由网络时体系框架的论证和具体的技术设计实施。  相似文献   
34.
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予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需要对粒子的表面进行改性。实验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使丙烯酸丁酯单体(BA)在偶联剂KH-570烷基化预处理的纳米TiO2粒子的表面进行接枝聚合,研究了偶联剂用量对烷基化预处理程度的影响,以及聚合条件对TiO2表面接枝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BA以化学键成功地接到纳米TiO2的表面,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接枝聚合条件来调节粒子上所接聚丙烯酸丁酯的结构,为进一步优化纳米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35.
提高农科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颖  禹筱元  董先明 《广东化工》2009,36(5):201-203
针对非化学专业农科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包括通过注重绪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及剥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阐明了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形象不够直观的缺点,把复杂的空间结构转化为简单的三维动画,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加教学容量和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6.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负载阿莫西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酯(n-HA/PU)载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了微球的结构和性能,对其体外药物缓释过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粒径大小与固含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搅拌速度等有关,所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0.8~1.2mm;载药微球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NCO∶-OH=2∶1,预聚时间180min,预聚温度80℃,nHA含量3%,固含量7%,搅拌速度600r/min,PVP用量3%,所制备微球的载药量为6.58%,包封率为86.86%。体外缓释结果表明,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动力学,半衰期(t1/2)为22.29h,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7.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炭黑(PMMA/PEG/CB)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及其对有机蒸气的电阻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当MMA/PEG质量比为8/1时,原位聚合反应时间为20~30min,单体转化率可达94%以上;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增强,当CB质量分数为8.5%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1.3Ω·cm;该复合材料在较大CB含量范围内对有机蒸气产生显著的电阻响应,对PMMA的良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等)蒸气的电阻响应程度可达104,而对非溶剂甲醇蒸气的仅为140。  相似文献   
38.
采用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TiO2-g-PS)颗粒作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可光催化降解的TiO2-g-PS /LDPE纳米复合薄膜,并在空气中紫外光照下进行了薄膜的固相光催化降解。利用热失重、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光照前后纯LDPE、TiO2/LDPE和TiO2-g-PS /LDPE复合薄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改性颗粒的催化活性较高,能有效地降解聚乙烯薄膜,复合薄膜经紫外光照336 h后,光降解失重率达到36.2 %。  相似文献   
39.
萘普生及其中间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萘普生及其合成中间体的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进行分析,归属了几种重要的红外吸收峰和氢峰。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竹纤维和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条件,探讨了单体含量、辐照剂量、pH值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最佳共辐照接枝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40%,辐照剂量5kGy,温度60℃,反应时间6 h,体系pH值为1,此时接枝率可达51.2%。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明丙烯酸与竹纤维发生了化学接枝而非物理吸附。热重分析表明共辐照接枝能改善竹纤维的热稳定性,XRD研究发现共辐照接枝后,竹纤维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