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高压大直径天然气-凝析液管流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道明  董勇  涂多运  张强  宫敬  李清平 《化工学报》2013,64(9):3096-3101
前人提出的平界面和曲界面模型大多是基于低压、小管径、水平或接近水平管道空气-水条件的实验数据得来的,如何选择长距离、高压、大直径、起伏地形天然气-凝析液管道水力计算模型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针对高压、大直径、起伏地形条件下的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管线,运用相态与物性、水力、热力耦合的计算方法对分离流的气-液平界面和曲界面机理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比较研究。将平界面和曲界面模型下的几何关系和摩阻系数计算相关式运用于实际的高压天然气-凝析液长距离地形起伏管道中,对比水力热力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认为平界面模型较曲界面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高压、大直径天然气-凝析液两相流管线的压降和积液量。  相似文献   
122.
董勇  袁怡刚  赖艳华 《太阳能学报》2014,35(9):1816-1822
针对太阳能海水淡化过程中回热效果差的问题,设计分级回热的空气增湿海水淡化装置,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最佳水气比为0.75,前置冷凝器最佳冷却水流量为空气量的1.0~1.5倍,该装置的回热效果提升了25%~30%,产水率为7.75 kg/(m2·d),淡化装置的整体热效率达到79.2%。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揭示再燃过程中地下气化煤气作为多组分还原性气体(H2、CO等)降低还原NO的影响规律,在气体反应器实验台上进行了多组分还原性气体脱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不变时,化学当量比增大,NO脱除率逐渐降低;化学当量比较低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NO脱除率逐渐升高;化学当量比较高时,再燃区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条件;停留时间对多组分气体再燃脱硝的影响规律表明,为提高再燃过程的脱硝效率,在锅炉设计时应尽量增加再燃燃料在再燃区的停留时间;再燃燃料比的增加使再燃区还原性气体浓度增加,这必然提高NO与还原性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NO脱除。实验结果有利于了解多组分还原性气体再燃降低还原NO特性,组织良好的燃烧条件,可为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安东海  程星星  周滨选  董勇 《煤炭学报》2019,44(6):1891-1898
以准东褐煤为原料,在模拟热解气下,通过一维沉降炉分别进行炭化、先炭化后活化(两步法)及同时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粉状活性焦。一步法相比于其他两种方法制备活性焦,优势在于系统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投资、运行成本低。并针对活性焦对Hg0的吸附能力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制焦的方式对Hg0的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在O_2,SO_2和SO_2+O_2气氛下活性焦对Hg0吸附性能,进一步探索了乏焦的高温、微波解吸及对Hg0的二次吸附规律。结果表明:一步法获得的活性焦样品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和丰富的C■O官能团,因此等量的活性焦对Hg0的吸附性能优于炭化、两步法,其3 h的吸附量分别为6. 53,3. 62和5. 41μg/g; O2提供活性焦表面上活性氧位,进而促进Hg0在活性焦表面吸附,SO_2抑制Hg0的吸附,主要因为SO_2与Hg0在活性焦上发生竞争吸附,但是SO_2与O_2同时存在时,在活性焦上进一步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SO42-,促进Hg0的化学吸附;微波下,15 min内吸Hg0活性焦解吸完全,其解吸速率大于高温解吸速率,高温、微波解吸后的活性焦进行二次吸附,微波解吸后其吸附量大于高温解吸后的活性焦,其3 h的吸附量分别为5. 962和7. 280μg/g,说明微波对活性焦再生具有促进的作用,其原因是在微波解吸过程对活性焦具有再活化和促进微孔生成。  相似文献   
125.
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干燥过程及产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琳  沈鲁光  杨敦峰  申凯  李玉忠  董勇 《煤炭学报》2017,42(7):1877-1883
为研究中温烟气旁路蒸发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干燥过程与产物特性,通过建立中试试验装置,在真实烟气环境下研究了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产物成分、表观形貌及颗粒团聚特性,结果表明,与低温烟气相比,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能够灵活控制干燥塔出口烟温,干燥过程温度变化更为平缓,干燥更加迅速与可靠;脱硫废水干燥产物主要是MgSO_4·H_2O,CaSO_4·0.5H_2O,NaCl,其颗粒为表面粗糙多孔或不完整的空心球体,且颗粒平均粒径远大于粉煤灰平均粒径;粉煤灰中掺入脱硫废水干燥产物后,其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少后略有增大,但在120℃后与原粉煤灰的比电阻差别不大;干燥过程中废水雾滴与粉煤灰颗粒碰撞团聚后形成链状、球状或者不规则簇状团聚物,使得颗粒粒径进一步增大,有利于静电除尘的高效收集。蒸发过程中少量HCl析出对烟气系统的影响以及干燥产物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影响可分别通过脱硫废水调质与增加单独收尘设备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26.
连续烟气监测系统故障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烟气脱硫工程在火电厂的普及,连续烟气监测系统在电厂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结合在线烟气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针对火电厂连续烟气监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7.
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灰化学组成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推广应用,其脱硫副产物-脱硫灰的排放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脱硫灰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脱硫灰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脱硫工艺,结合烟气脱硫的实际工艺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出不同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灰的组成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这些计算模型对于烟气脱硫灰处理系统的设计、掌握脱硫灰组成变化、脱硫灰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的定义、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9.
陈娟  易会战  董勇  杨学军 《软件学报》2006,17(7):1650-1660
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中,能量的供给是十分有限的,它受限于能量供给设备的容量和节电能力的大小.在能量受限的环境下,电池所提供的能量不足以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性能目标.因此,提出了一种能量受限环境下最优化预取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软件控制的手段,能在有限的能量供给条件下达到最优的性能.该方法是基于动态频率可调的CPU和存储器的.根据CPU和存储器的忙闲情况,通过插入频率调节指令,指导调节CPU和存储器的频率,使得预取优化的两个性能指标(一是时间,二是处理器收益)在一定的能量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对该问题建立了详细的模型及模拟环境,并通过一组以数组访问为主的测试程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能量受限预取优化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0.
石英微机电陀螺是一种哥氏(Coriolis)振动陀螺,其敏感芯片采用音叉式结构,工作时音叉处于谐振状态。敏感芯片具有多阶模态,前9阶模态覆盖频率为3~21 kHz。敏感芯片的部分模态易受外部振动影响而导致敏感芯片产生共振,使陀螺产生零位偏移误差,陀螺的零位偏移误差可达0.5 (°)/s。该文分析了敏感芯片模态共振误差机理,提出通过结构错频设计避免外部环境特定频率对敏感芯片的影响,从而抑制了零位偏移误差,零位偏移误差减小到约0.03 (°)/s,提高了陀螺的振动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