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采用丙酮氰醇法(ACH法)生产,该法存在原料剧毒、使用高腐蚀性硫酸、原子利用率低等缺点.异丁烯(IB)氧化法以其原料广泛、过程无废物排放、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工公认为生产MMA的清洁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2.
MEMS原子自旋陀螺气室芯片加工设备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子自旋陀螺是基于原子自旋极化效应的一类陀螺仪,在实现高精度检测的同时,又具有小型化和批量化制造的潜力。本文针对原子自旋陀螺对气室芯片的高浓度补偿气氛要求,结合集成制造的技术趋势,设计制造了能承受20×101.325kPa气压的气室芯片专用键合装置。完成了集成RF线圈的6amagat Amagat为浓度单位,定义为1个大气压0℃情况下单位体积内理想气体的分子数浓度原子自旋陀螺用气室芯片的工艺流程设计并进行了工艺流片。流片结果获得了完整的气室芯片结构,漏率的检测结果为3.0×10-8 Pa·m3/s,验证了装置和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碳钢在700~110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确定了其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方程。建立了微碳钢在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Processing Map)。结果表明,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试验钢的峰值应力大小基本相当;试验钢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302 kJ/mol和353 kJ/mol;不同真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相似,当变形温度为875℃,应变速率为0.01 s-1时,能量消耗效率达到最大值为0.5。  相似文献   
44.
CO2捕集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化学吸收法是一种有效的、适用于低CO2分压的CO2捕集技术。开发出一种高效、低能耗、环保的吸收剂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离子液体(ILs)作为一类绿色溶剂,在CO2捕集中具有结构可调节、反应速率快、吸收量高等优势,但存在黏度大、价格昂贵等问题,本工作提出将超强碱离子液体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咪唑([HDBU][Im])与单乙醇胺(MEA)复配得到离子液体复配溶剂,来提高吸收剂的CO2吸收量并降低吸收CO2后溶剂的黏度。研究了离子液体浓度、吸收温度、CO2分压等对离子液体复配溶剂捕集CO2性能的影响,测定了离子液体复配溶剂在不同CO2负荷下的密度和黏度等物性。结果表明,30wt%MEA+10wt%[HDBU][Im]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在40℃下,CO2吸收量达到0.1453 g CO2  相似文献   
45.
二维光码分多址通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光正交码和二维光正交码的概念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三种二维码OCDMA系统:T/S OCDMA、WDM OCDMA、MW OCDMA,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一种基于北京大学硅玻璃键合深刻蚀释放工艺的扩展工艺,用来加工微型隧道加速度计.采用HP4145B半导体分析仪在大气环境下对所加工的器件进行了开环测试,验证了隧道电流的存在以及隧道间隙与隧道电流之间的指数关系.实验结果外推出的隧道势垒的范围为1.182~2.177eV.大部分器件的开启电压在14~16V之间.在-1,0和+1g三种状态下对开启电压分别进行了测试,得到加速度计的灵敏度约为87mV/g.  相似文献   
47.
MEMS隧道加速度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一种新型体硅工艺MEMS隧道加速度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对加速度计敏感头与伺服反馈电路组成的系统进行系统建模,其中包含了结构的模型和反馈控制电路的模型.以系统模型作为基础,分析了器件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对器件的结构参数和反馈控制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静态与动态输出.另外,本文提出了参数敏感度因子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每一个参数计算其对应的敏感因子,从而为参数容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二维光正交码的概念并对其性有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二维光正交码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设计,并且给出了二维光正交码光纤光栅编码原理。  相似文献   
49.
深井钻井过程中井口段套管易发生磨损,造成套管强度降低,增加了后期作业及采输生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高压气井。而目前只能通过取换方式处理损坏后的井口段套管,取换作业难度大、要求高。提出了两套井口套管取换方案,结合作业难度,推荐优先采用套管倒扣直接对扣回接的方案。  相似文献   
50.
川东北气藏具有超深、含硫化氢、温度高、压力高的特点,气井测试难度大。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含硫化氢气井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目前超深含硫化氢气藏测试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对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藏测试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气体是制约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主要从测试管柱选择、地面流程、测试技术及应急措施等方面,论述了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技术要求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