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7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紫外线诱导皮肤损伤的四种类型:日晒红斑、日晒黑化、肤光老化及皮肤光敏反应,对各自的引发机理做了简要概述。并对目前市场上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天然植物抗光敏添加剂进行了介绍,以期对今后抗敏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用中和值监控膜式磺化各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管降膜式三氧化硫磺化是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的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在连续化生产过程中,要实现对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监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控制中和值。实践证明,通过对中和值的测定,可以直接有效地反映膜式磺化各工艺参数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各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以壬二酰二氯和氨基酸乙酯盐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后的肖顿-鲍曼缩合反应首先合成了壬二酸二丙氨酸乙酯、壬二酸二亮氨酸乙酯和壬二酸二缬氨酸乙酯,然后经过氢氧化钠溶液水解最终得到壬二酰二丙氨酸钠、壬二酰二亮氨酸钠和壬二酰二缬氨酸钠;对两步反应的产物结构采用1HNMR和LC-MS进行表征确认;考察了壬二酸化学改性产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并与壬二酰二甘氨酸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在壬二酸中引入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后,其水溶性明显增强,壬二酰二丙氨酸钠、壬二酰二亮氨酸钠和壬二酰二缬氨酸钠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均随之升高;当4种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50%时,壬二酰二丙氨酸钠和壬二酰二缬氨酸钠的质量浓度(IC50)约为6.5 g·L-1,阳性对照壬二酰二甘氨酸钾的IC50约为15 g·L-1,与阳性对照壬二酰二甘氨酸钾比较,壬二酰二丙氨酸钠和壬二酰二缬氨酸钠在质量浓度较低时对酪氨酸酶活性发挥更强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4.
化妆品保湿剂性能评价体内法和体外法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用体内法和体外法测定了4种保湿剂及其不同浓度的保湿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对保湿剂保湿功能评价的差别,认为这两种方法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对健康肌肤的特征、运动员肌肤的代谢特点分析,提出了对运动型化妆品的要求,指出了研究开发运动型化妆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6.
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膏霜类化妆品的使用品质感官评价,构建了膏霜类化妆品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采用权重分配方案和乘法算子,得到了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各评定项目的权重、相应的隶属函数和评价标准,由此建立了膏霜类化妆品使用品质的感官评价体系和方法.利用这个评价体系,对5款样品进行了使用品质的感官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号样品祛黑眼圈眼霜的综合评判结果为最优,在使用中最能符合使用者的感官要求.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不同水质、温度、pH值、光照等因素对西印度樱桃冻干粉提取液中还原型Vc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还原型Vc相对稳定的体系,并验证了稳定体系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还原型Vc在加热、碱性、光照条件下不稳定、易损失。稳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取液中还原型Vc的稳定,并具有很好的延缓衰老和美白的功效。  相似文献   
98.
谷物和豆类在萌芽过程中发生了物质的转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相比种子中的成分可能具有更为显著的生物活性,因此谷物和豆类萌芽不仅在食品工业,而且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谷豆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综述了萌芽的生理活性以及萌芽提取物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对谷豆萌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水杨酸作为酸性美白物质具有去角质和清理毛孔能力,但其渗透性、刺激性较强。利用天然碱性生物大分子多糖--壳聚糖,对水杨酸进行分子结构改造,改造后产生水杨酸新型衍生物——水杨酸-g-壳聚糖。这种衍生物既能减轻水杨酸的刺激性,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适宜配方化妆品,其美白功效也有所提高。最佳反应条件:n(壳聚糖):n(水杨酸)=1:0.5,pH=8,于70℃反应1h,水杨酸接枝率为70%。斑贴实验表明,水杨酸-g-壳聚糖刺激性较水杨酸明显地降低;人体美白实验表明水杨酸-g-壳聚糖与水杨酸有着相同的皮肤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100.
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分数保湿剂的皮肤水分含量(MMV)值和经表皮水分散失(TEWL)值,研究了保湿功效评价方法。研究得到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保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啫哩配方中的基质成分主要是水,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添加保湿剂的保湿功效;而乳液配方中的基质含有保湿成分,测定保湿剂与基质复合的保湿功效。结果表明,通过测定MMV和TEWL评定化妆品保湿性具有准确度高和灵敏度好且易操作等特点,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化妆品保湿功效,是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