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软土地基上箱筒型基础防波堤静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新型箱筒型基础防波堤在水平静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和稳定性.通过在箱筒型基础防波堤上的波浪荷载合力作用点处施加水平静荷载直至达到极限状态,得到水平静荷载作用下防波堤的位移和地基土体中超静孔压响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荷载作用下防波堤结构的位移较小,荷载达到约2.2倍设计值时,荷载-位移曲线出现拐点,当荷载达到约3倍设计值时达到极限状态,防波堤发生向港侧的水平位移、港侧基础筒下沉、海侧基础筒上升以及向港侧的倾斜;荷载作用下港侧基础筒周围土体中的孔压增大,海侧基础筒周围土体中的孔压降低,港侧基础筒内的超静孔压始终大于筒外的超静孔压,荷载较小时海侧基础筒内的负超静孔压大于筒外的负超静孔压,而荷载较大时筒内的负超静孔压略小于筒外的负超静孔压.  相似文献   
22.
23.
新型地下车库采用圆筒状围护墙体和环状楼板相结合的空间结构形式。基于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建立圆筒状地下车库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圆筒状地下车库承载体系受力变形进行模拟分析,计算中考虑不同施工方法对围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筒状围护墙体和环状楼板是地下车库主要受力构件,两者的结合能力较好且能均匀受力。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坑底以上墙体部分的受力及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4.
通过原位测试方法分析了振冲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效果,得到振冲加固中地基孔压变化和加固后地基强度增长规律,分析结果认为地基孔压在振冲过程中孔压增长和振冲后孔压消散均较快,加固后浅层土体强度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25.
NaCl侵蚀环境下水泥土的宏微观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宏微观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NaCl侵蚀环境下水泥土的宏微观性能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其抗剪性能变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侵蚀过程中,水泥土内部结构遭到侵蚀,不同侵蚀龄期下结构单元体的形状、排列形式及孔隙的发育是不同的,总体而言,颗粒的定向度、紧密程度越来越差,孔隙数目越来越多,结构骨架越来越松散;微结构参数颗粒形状度、不均匀系数及欧拉数呈下降趋势,颗粒分布分维呈上升趋势;抗剪强度出现"波折、振荡"现象,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与微结构参数间的分析模型,完善了水泥土宏微观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不同位置、不同荷载情况下桩顶反力、桩间土压力、桩与土分担荷载的比例以及浅圆仓在建设过程中和加载过程中沉降大小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圆仓在主体竣工和试装粮完成后地基土平均土压力只占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68.81%,没有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由桩顶应变计实测结果可知,浅圆仓在装粮荷载装粮完成后,桩基内部桩承载力不到设计值的60%,桩基内部桩需优化设计。同时,随着加载荷载的增加,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少,装粮完成时土承担上部荷载的20%。实测沉降结果表明,沉降较小且较为均匀,仓体结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可为浅圆仓的基础设计优化、施工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地下钢筋混凝土粮食筒仓仓壁变形及内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柱壳有矩理论,考虑仓壁固定端带来的弯矩及剪力,推导了地下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在空仓最不利荷载工况下仓壁的变形和内力计算公式;使用ANSYS程序建立筒仓数值模型,模拟空仓最不利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内力;将理论和数值计算结果与规范法和孙巍巍法的计算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筒仓仓底对仓壁上半部分的影响较小,对下半部分影响较大;考虑了仓底对仓壁变形和仓壁内力的影响,得出了仓壁变形和内力计算法,结果与模拟结果更接近。而规范法的圆柱壳无矩理论,得出的仓壁径向位移从仓顶到仓底沿仓壁逐渐增大,在仓底处达到最大值,仓壁环向应力为压应力,与实际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差异较大。本理论可为地下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土建类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在环境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本文将首先介绍BIM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然后针对目前BIM技术在环境工程本科教学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推动环境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桩长对静压沉桩全过程中桩与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的机理,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在中密实砂土中以2倍桩径为间距沉入双桩,研究了桩长对端阻力、卸除顶压后的桩周土压力以及双桩承载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入过程中先沉桩和后沉桩的压入端阻力均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当桩长(沉桩完成后沉入的总长度)为600 mm时,后沉桩仅比先沉桩的端阻力高0.2%左右,即此深度处2根桩的压桩端阻力基本达到极值;后压桩沉入前先沉桩的桩周土压力为后沉桩的90%左右,而后沉桩卸除顶压后先沉桩的桩周土压力总体为后沉桩的2~3倍,且随土压力盒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桩周土压力均随桩长增大而降低;单桩试验时桩体极限承载力略高于先沉桩极限承载力2%~5%,提高的幅度随桩长增加而降低;不考虑桩间土作用双桩系统极限承载力约为单桩试验时极限承载力的2倍。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明确桩与桩相互作用机理和改善双桩承载力特性等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30.
配电网线损率是反映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之一,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线损影响的重要性,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建模和计算都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配电网线损率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线损率影响机理,初步选择线损影响变量,然后从配电网中采集各变量的电力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最后基于偏最小二乘分析得到各变量对配电网线损影响的重要性指标,实现各影响因素的定量表征,为配电网线损率的建模和计算提供变量选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