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低温低渗透油藏用深部调剖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聚合的方法制得聚酰胺后配成水溶液,加入环氧氯丙烷进行烷基化.得到深部调制剂PAER.通过对调剖剂的固含量、pH值、温度等因素的研究,确定其使用条件为固含量12%、pH值为8、温度范围为30~60℃.调剖荆成胶过程中的黏度变化表明调剖剂的注入性良好.在固含量为12%、pH值为8、温度60℃下,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其对高渗透率岩心的封堵率在91%以上,突破压力梯度在9.5 Mpa/m以上,剖面改善率可达到91%.  相似文献   
32.
以超声波协同催化剂裂解超稠油,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加水量对超稠油裂解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超稠油处理前后的族组成及平均分子量变化。结果表明,超声协同催化剂裂解超稠油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浓度0.3%,反应温度150℃,时间10 h和加水量50%。与催化水热裂解相比,超声辅助催化水热裂解使稠油分子质量进一步减小,轻烃含量增加,重质组分含量减少;超声波与催化剂间具有协同效应,超声波作用可促进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提高稠油裂解效果,降低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3.
黄勇  蒲春生  吴飞鹏 《应用化工》2012,41(2):365-368
稠油吞吐井注汽过程中,由于沿程热损失,到达油层深部的蒸汽温度较低,不能有效提高远井带油层温度,导致单井控制范围有限,因而采用层内化学生热提温技术,将生热剂段塞注入设计的油层区域,依靠生热剂反应放出大量热,提高油层深部地层温度。针对地层物理模型,根据单元体平衡法,结合傅里叶定律、牛顿公式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层内传热数学模型,并对一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生热技术,能够提高油层温度40℃左右,加热了蒸汽难以提温的远井带,改善原油流变性,促进原油流向井底,提高了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34.
大功率超声波处理近井带聚合物堵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研制的波场采油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对人工岩心聚合物堵塞样品开展了超声波解除岩心聚合物堵塞实验研究,评价了超声波解除岩心聚合物堵塞的整体效果,分析了波场参数、工艺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对超声波解除聚合物堵塞的影响规律,并将超声波、化学剂、超声波—化学剂复合解堵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频率、处理时间、岩...  相似文献   
35.
FMA污水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吐哈温米油田采油污水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多核无机聚合物污水絮凝剂FMA,其结构特征是分子中含有多种具有不同电化学特性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本文探讨了反应机理,评价了FMA的絮凝特性。FMA与杀菌剂及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FMA具有一定的阻垢性,加量为50mg/L时对钙镁垢的阻垢率即达90%以上,用FMA处理过的污水不易结垢,也不会增加页岩的膨胀性。现场试验表明,FMA在50-400mg/L加量时使 温米油田污水浮物去除率达93%以上,含油去除率达99%。FMA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采油污水絮凝剂。  相似文献   
36.
热致型凝胶的主要特点是粘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与常规凝胶不同,导致所具有的粘弹性也不同,因此很有必要研究该类凝胶粘弹性流变,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热致型凝胶体系的应变与时间的关系,根据最基本的粘弹性流变模型特征,通过实验数据建立了热致型凝胶的粘弹性流变模型,拟合了不同条件下的参数,分析了凝胶体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粘性、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到达另一平衡状态的快慢程度。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振动采油的起源、国内外研究现状、振动采油的机理以及目前振动采油技术的不足和发展趋势,指出振动采油的关键在于保障振源振力能有效传入油层能量,确定与油层匹配的振动频率可控的多点震源,加强振动场、渗流场、固体介质场三场耦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振动采油技术可望成为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38.
秦文龙  蒲春生  肖曾利  宋向华 《油田化学》2007,24(2):127-130,142
模拟高能气体压裂(HEGF)条件。在容积100mL的密闭爆发器中使5种工业品弹装火药爆燃,控制最大压力约为65MPa,然后在20℃测定生成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单位为g/ms),结果如下:002,50.3-168;09,670-800;CH4,1.21-5.88;HCN(仅在使用3号火药时生成),55.41×10^-3;使3号火药分别与石油伴生气、石油醚、原油混合爆燃,则生成气中CO浓度约增加一倍,HCN浓度约增加4~10倍。讨论了各种气体的生成化学反应,认为CO的二次生成反应包括热解反应和催化反应;HCN是由含硝基有机化合物生成的。实测了频繁发生CO中毒事故的陕北某低渗油田4口HEGF施工井井口空气中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CO高峰浓度在3个井口为2000g/ms,1个井口为5000g/ms,维持时间为2-4小时,6小时后完全消散。在产生高CO浓度的施工井。除使用大功率排风机外,建议使用CO吸收装置。图5表4参5。  相似文献   
39.
非均匀地应力场中套管井井周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解析方法对非均匀地应力场中的套管-水泥环-地层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来分析套管井周围径向、周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依此研究了套管内径、套管壁厚、水泥环壁厚、水泥环弹性模量对套管所受径向、周向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中各界面上的周向、径向应力均呈椭圆图形分布,且各界面周向应力以及套管与水泥环接触面径向应力的长轴均指向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套管外壁周向应力随着水泥环弹性模量的减小、套管内径的增大、套管壁厚的减小、水泥环壁厚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套管径向应力,随着水泥环弹性模量的减小、水泥环壁厚的减小,套管内径的减小,套管壁厚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影响套营周向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环的弹性模量和套管内径,影响套管径向应力的主要困素是水泥环的弹性模量和套管壁厚.分析认为适当提高水泥环的弹性模量、减小套管内径、增加套管壁厚,可减小套管应力,提高套管井抗挤强度.研究成果对优化套管完井设计、避免套营变形损坏、指导套管井的各种井下作业措施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通过现有的构造、储层、测井等静态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了马宁油田长212油藏地质模型。历史生产数据拟合表明研究区仍处于天然能量开发阶段,为提高产油增长率,需尽快投入注水开发。为了使水驱储量最大化、解决注水后的含水快速上升等问题,运用模拟技术分别对井网密度、注采井网以及注采比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井网密度确定为17.8井/平方千米;(2)在地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井网密度取17.8井/平方千米时,反七点面积注水方式效果最好;(3)模拟计算15年,确定本研究区合理注采比为1.0。通过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注水方式优选以及开发指标预测,为该油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