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2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东 《化学与粘合》2003,(6):317-318
报道了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采用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作改性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脲醛胶游离甲醛低,剪切强度高,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92.
薛东  王先锋  吴京  赵涛 《印染》2019,(20):14-19
以聚脲树脂为壁材,香茅油为芯材,碱木质素、酸析木质素和木质素磺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系列木质素基聚脲树脂香精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热重分析仪测试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粒径、载药量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木质素基乳化剂,都能制备出形貌良好的球形微胶囊,其中采用酸析木质素和木质素磺酸钠所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规整的形貌和更高的载药量。以酸析木质素为乳化剂时,其用于微胶囊制备的适宜质量分数为4.5%,所制备的香茅油@聚脲树脂微胶囊与未包覆的香茅油相比,耐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
针对主汽温控制对象的特点,改进类电磁机制算法的不足,对串级主汽温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选定了3个稳定工况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改进后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强鲁棒性,能适应现场复杂多变的情况,满足电厂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生产厂家的聚己内酰胺(PA6)切片在纺丝过程中晶型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生产工艺以及聚合设备不同,不同厂家的PA6切片的晶体结构存在差异;PA6切片以及对应的无油丝中含有α与γ晶型晶体,并且无油丝的衍射峰比PA6切片的衍射峰宽,两者的α晶型的衍射峰之间的间距较小;PA6切片在纺丝高温作用下,存在γ晶型向α晶型转变,α晶型的晶粒小,且结晶不完善,PA6无油丝更易结晶。  相似文献   
95.
从包装材料、助剂混合以及纺丝油剂等方面探讨了锦纶6功能性纤维发生黄变的问题,指出包装时使用不含2,6-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等酚类抗氧剂的包装材料,单独使用搅拌装置混合助剂并选择合适的纺丝油剂能够有效防止纤维发生黄变。  相似文献   
96.
野葛根异黄酮成分的超声萃取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采用超声法分别以95%乙醇、甲醇、70%乙醇和水为溶剂在不同时间水平从野葛根中萃取异黄酮活性成分,并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测定了野葛根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同时,测定了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葛根异黄酮对DD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萃取30分钟提取野葛根异黄酮成分效果最佳,提取率为20.6%,总黄酮质量分数为50.03%;采用超声萃取法从野葛根中提取异黄酮活性成分具有省时、节约能源、总黄酮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葛根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7.
薛东  余振锡 《四川建材》2022,(4):106-108
随着郊区旅游业的发展,山体的开发利用、削坡建房、削坡修路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崩塌落石频繁发生.本文以濮塘镇景区内某崩塌落石灾害点为例,通过对崩塌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运用Rocfall软件数值模拟崩塌落石的运动过程、弹跳高度、动能等,为该崩塌的防治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结合崩塌灾害点的实际情况提出"清危+柔性被动防护网"...  相似文献   
98.
石菖蒲根茎甲醇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甲醇冷浸法和溶剂萃取法,研究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熏蒸、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甲醇提取物以石油醚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好的触杀、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药膜法处理72h后对玉米象的LC50和LC95分别为38.54μg/cm2和160.70μg/cm2,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24h后的忌避率为83.83%,饲料拌药法1 000mg/kg处理后对玉米象的种群抑制率、防效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效果差异均不显著;石油醚萃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忌避活性,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72h后对其忌避率为91.17%。  相似文献   
99.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粮害虫的危害能够引起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目前使用化学农药的负面影响的出现,使得亟待发现新的环境友好型农药进行储粮害虫的防治.植物成为寻找新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的重要来源,很多学者在植物性杀虫剂的应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植物性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植物性杀虫剂研究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为探究植物油对红油辣椒气味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子鼻、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等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对红油辣椒气味物质的影响。结果 电子鼻检测结果结合OPLS-DA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制备的红油辣椒其整体气味轮廓差异明显。GC-MS检测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制备的红油辣椒共检测到10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29种、醛类30种、烃类12种、硫醚类3种、酯类6种、酸类2种以及其他化合物19种;醇类、醛类、硫醚类是红油辣椒的主要挥发性物质。ROAV分析表明A样品(精炼菜籽油)的关键性化合物是:苯乙醛、反-2-壬醛、二甲基硫醚;B样品(大豆油)的关键性化合物是:1-庚烯-3-酮、二甲基硫醚;C(花生油)、E(菜籽油)样品的关键性化合物是:二甲基硫醚; D(玉米油)样品的关键性化合物是:二甲基硫醚、(Z)-2-壬烯醛、1-辛烯-3-酮。结论 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制备的红油辣椒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一定差,二甲基硫醚是红油辣椒的共有关键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