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板坯连铸二冷段的动态配水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建立的在线温度推算模型和冷却段表面温度预测模型,设计了一种板坯连铸二冷段动态配水模型,实现铸坯表面温度自适应控制。该模型通过利用在线调整神经网络配水模型权重,使板坯表面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最小化。现场数据分析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对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优于在线温度推算模型。  相似文献   
42.
对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几个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和技术关键,针对焉耆盆地宝221井储层特点,设计并实施了欠平衡泡沫钻井,并对该井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3.
黑山峡水利枢纽在宁蒙河段防凌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总结刘家峡水库用于宁蒙河段防凌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预测大柳树水库下泄水温对宁蒙河段冰情的影响,分析了宁蒙河段近年来河道淤积、过流能力变化的情况,并通过近年来刘家峡水库冬季防凌运用的下泄流量和防凌效果分析,初步拟定了黑山峡水利枢纽冰期设计下泄流量过程,经合理性论证后认为:①可避免发生封河后遇冬灌退水造成严重冰塞壅水的情况,还可避免发生小流量封河;②有利于减小稳封期河道槽蓄水增量,并且基本上不超过内蒙古河段的最小保证水位;③进一步加大了开河期控泄力度;④可有效减小河道槽蓄水量。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林西县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45.
华北油田泽古14井在试油测试过程中,由于裸眼目的层段井径异常大且不规则,致使采用MFE跨隔测试、膨胀式测试均未能实现分层测试,为此,设计采用了较高膨胀率的扩张式封隔器、特殊滑套连通工具配合连续油管、注氮排液等工艺,成功完成了试油工作,其工艺对今后类似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6.
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楼平2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提高河南油田稠油储量动用程度,完善注蒸汽开发井网,增加油井热采产能,探索合理经济开发超浅层稠油油藏的新途径,在井楼区块部署了第1口超浅层中曲率大位移水平井——楼平2井。开展了表层定向、浅层松散地层中曲率井眼轨迹控制,中曲率井眼的入井管柱加压,钻井液体系配方和固井施工工艺研究。该井完钻井深530 m,垂深162.4 m,水平位移407.9 m,最大井斜96.28°,位垂比2.51,油层套管一次下至设计位置,固井质量合格,经蒸汽吞吐投产开发效果良好。该井及后续3口井的试验表明:在河南油田特浅松散地层,实施垂深162~185 m、井斜96°、位移410 m、位垂比在2.51以内的中曲率大位移水平井技术进行稠油开采是切实可行的。它的试验成功为国内其他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7.
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I2C实时时钟芯片HYM 8563定时唤醒进入待机的单片机,构建了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和比较,方位角和高度角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这是一套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自动跟踪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8.
随着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没施超负荷运行,主要迁涉到驾驶员、车辆和道路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认识在高速公路行车条件下,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意识特征和正确的驾驶操作过程及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变化的特点,掌握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规律,确保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49.
为获得柳林煤矿8煤在推进过程中顶、底板的破坏情况,采用流固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对不同推进长度的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煤开采基本不受底板奥灰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在谐振条件下对无线供电系统初、次级绕组相对位置(气隙、中心偏移量和偏转角)变化时对传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隙和中心偏移量越小,系统的传输性能越好,偏转角较小时对系统的影响较小,只有当偏转角增大到接近90°时,系统传输性能才会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