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在保证支撑剂高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支撑剂的视密度是页岩气清水压裂技术开发的关键。本工作以低品位铝矾土、微米SiO2为主原料,水玻璃、纳米SiO2、氧化锰为辅料,用等离子动态烧结和后期高温烧结法制备方法制备超轻支撑剂,探讨了不同氧化锰掺杂量和不同烧结时间对其物相成分、体积密度、视密度和承压69 MPa下破碎率的影响。并基于经典PKN压裂模型模拟超轻支撑剂在裂缝中沉降与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视密度为1.639 g/cm3,在69 MPa下破碎率8.91%的超轻支撑剂,其最佳氧化锰掺杂量为7.5wt%,最佳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为950℃和2 h。超轻支撑剂比常规支撑剂在水平方向上运移了更长的距离,支撑剂在裂缝内部的分布也相对更均匀,可以满足中深油井的清水压裂要求。  相似文献   
42.
开展纳米粉体标准研究推进纳米粉体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科学技术 (Nano ST)是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 ,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 ( 10 - 9~ 10 - 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 ,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的物质。它主要包括 :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和纳米力学等方面。纳米材料和技术是纳米技术领域中研究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分支 ,而且它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 ,是纳米技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发展过程中 ,纳米粉体是其中最基础的构成部分 ,它是许多纳米材料应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3.
高频感应热等离子体在粉体球化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高频感应热等离子体及其在微细球形粉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一台30kW装置为例,简略介绍了高频热等离子体的球化过程,展示了部分自制的关键设备,其中送粉器可以实现原料粒径在0.05~50μm范围内、加料质量流量在1.00~100g/min范围内的均匀稳定供给。结合钨粉、氧化硅、氧化铝、镍粉等几种典型产品的球化,分析了热等离子体运行参数、载气量、加料质量流量等关键因素对球化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热等离子体在球化μm级和nm级粉体时对原料的基本要求。球化μm级粉体时,密实原料的球化率>98%,球化后二氧化硅粉体的密度达到理论值的98.2%;球化后钨粉松装密度增加了19.56%,流动性提高至球化前的2倍以上。球化nm级粉体时可以采用μm级原料,疏松的原料粉体更便于球化,在20~100nm范围内的产品粒径可以通过改变冷却气体积流量进行调控。此外,针对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有效降低热等离子体运行成本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4.
等离子体(Plasma)是由电子、阳离子和中性粒子构成的整体呈电中性的物质集合,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气体放电、激光压缩、射线辐照及热电离等方法都可产生等离子体,最常用的是气体放电法。高频(High Frequency,HF)热等离子体除具有能量密度大、温度高和冷却速率快等特点外,由于产生等离子体的感应线圈位于等离子体炬外,不会带来电极污染,而且等离子体反应体系气氛可控,因此在制备和处理高纯度粉体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45.
ZnO基陶瓷的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袁方利  徐业彬 《功能材料》1998,29(6):592-599
以ZnO为基添加MgO和Al2O3制得了ZnO陶瓷。研究了掺杂含量,烧结温度和降温特性等因素对ZnO基陶瓷的导电性能影响。研究表明,Al2O3含量和烧结温度对ZnO基陶瓷的电阻率具有较大的影响,MgO含量和降温速率对电阻温度系数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6.
液相法间接制备α-Al2O3粉体的形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液相法间接制备α-Al2O3粉体过程中,氧化铝前驱体特性和煅烧工艺对α-Al2O3粉体形貌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根据目前在控制氧化铝前驱体形貌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前驱体转化为α-Al2O3后较难保持其形状的不足,对α-Al2O3粉体形貌控制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新开发的高能氧化锌陶瓷线性电阻的性能参数及其基本规律,并报导了我们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开发的氧化锌陶瓷线性电阻具有电阻率范围宽,能量密度高,电阻温度系数正负可调,线性度较好的特点,能够适应许多释能场合的应用,并可进一步开发用作无感电阻。  相似文献   
48.
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CoO nanopartic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Cobalt monoxide ,as a transition-metal monoxide ,has attracted particular attention due to its distinct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and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in many fields[1].CoOis not only usedin preparationof gas-sensing materials[2],but widely used as anode material of lithium-ion batteries[3 ,4].Normal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CoOpowders are heating up the metallic cobalt in air or in vapor ,orpyrogenation of the hydroxide ,carbonate or oxalate of cobalt inisolated air at hig…  相似文献   
49.
The crystal growth, crystal defect, thermal propertie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d3+:Ca2.85Gd0.1(VO4)2 were investigated. Nd3+:Ca2.85Gd0.1(VO4)2 crystal grown by Czochraski method was green colored, and was not transparent, which was possibly due to residual impurities in V2O5, or due to the lack of oxygen in the growth process. And the Nd3+:Ca2.85Gd0.1(VO4)2 crystal had the existence of 180° do-mains. However, the annealing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crystal defec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ystal. The averag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were α⊥c=9.5767×10-6 K-1, α∥c=10.7647×10-6 K-1,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 heat of Ca2.85Gd0.1(VO4)2 was 0.401 J/(g·K) at 330 K. The polarized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polarize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a2.85Gd0.1(VO4)2 were measured at 330 K. Based on the Judd-Ofelt theory, the intensity parameter Ωλ (λ=2, 4, and 6), the radiation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τrad, the stimulated-emission cross section σp in Nd3+:Ca2.85Gd0.1(VO4)2 crystal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50.
软模板法制备Fe3O4空心结构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eCl3×6H2O和NH4Ac为反应物,乙二醇为溶剂热介质,制备了Fe3O4空心结构微球. 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得出了制备Fe3O4空心结构微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2 h. 此条件下得到的产物形貌均匀且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为400 nm,具有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73.51 emu/g. 反应过程中原位产生的氨气气泡是空心结构Fe3O4微球形成的软模板,该方法是制备空心结构微球的一种简单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