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对一种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翅片间距及管径下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二段式空气气化炉由于可以节省空分装置,减少初期投资和降低消耗功率,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建立了两段式空气气化炉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入口氧碳比、汽煤比、气化压力对出口粗煤气成分的影响,分析了两段式空气气化炉的特点,对该种气化炉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3.
为了获得过热器和再热器T型三通对集箱静压分布及三通两侧分流比对涡流区和集箱静压分布的影响规律,以空气为工质对纯三通模型进行流动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三通集箱静压分布受一次涡流和二次涡流的共同影响,一次涡流影响范围为-2.5D~2.5D(D为等径三通内径),二次涡流影响范围为-1.5D~1.5D;三通两侧分流比对涡流区范围影响较小;随着三通某侧流量增大,该侧静压降低,但静压分布规律无明显变化.在一次涡流影响范围内,正母线和右下40°线的静压差异受分流比的变化影响较小;侧母线的静压差异随分流比的增大而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54.
为解决过热器超温爆管问题,根据电站锅炉过热器带三通集箱的结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径向引入方式的过热器进口集箱三通区域的静压分布和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三通区域结构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三通区域集箱中存在涡流区,使该区域的静压变低,导致布置在该区域的支管蒸汽流量减少;适当增大三通区域集箱内径可提高集箱涡流区的静压,但当三通区域集箱内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大三通区域集箱内径,集箱涡流区的静压已不再有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5.
根据大型电站锅炉省煤器的运行工况,对单H形和双H形翅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并利用Fluent软件对H形翅片管束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单H形和双H形翅片管束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形翅片管束的传热和阻力特性与气体的Re有关,随着气体Re的增大,气侧Nu不断增大,传热性能提高,而Eu则逐渐减小,并趋于定值;在相同Re下,单H形翅片管束气侧Nu大于双H形翅片管束气侧Nu,而气侧Eu则小于双H形翅片管束气侧Eu;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分析H形翅片管束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56.
以QF-6-2型汽轮发电机为例,采用集总参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等效风路模型.应用函数风阻法并引入遗传算法对发电机通风系统风量分布分别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精度符合工程计算的要求,证实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锯齿型鳍片管在锅炉机组的省煤器、热管空气预热器、对流蒸发受热面,以及冶金、化工系统的热交换设备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整体型和锯齿型螺旋翅片管的研究现状,对两种结构的翅片管性能进行了比较,阐述了二者选用的标准,针对现阶段研究出现的问题对整体型和锯齿型螺旋翅片管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根据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的具体特点,对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建立了3种不同的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并编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时,采用不同模型时再热汽温和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适合超临界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9.
为提高全隐式甩风斗甩风能力,在分析全隐式甩风斗结构对其甩风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模型对全隐式甩风斗甩风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对38个不同结构全隐式甩风斗流道内流场的分析与甩风量的比较,得到了结构参数出流角a、导流槽倾角b和槽深d对全隐式甩风斗甩风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全隐式甩风斗甩风性能与其结构强度,推荐在无导流槽时取a=70°;有导流槽时取a=65°~75°、b=30°~45°,在风斗及转子结构强度允许的条件下d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60.
能源岛余热锅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岛余热锅炉是能源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结构、性能和参数都极大地影响到其它设备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实验基于低温废热余热锅炉及蓄热技术研究实验台,对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