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9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气调贮藏,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由英国人F·kidd和C·west首先提出,近年来发展很快,气调冷藏已在欧美、日本、澳洲等国用于苹果、梨、香蕉、柑桔和一些热带水果的贮藏。如今,美国的苹果和以色列的柑桔占总贮藏量的一半以上是采用气调法贮藏的。我国北京农业大学和华南农学院等,对苹果、梨、橙和荔枝采用气调法贮藏亦做了  相似文献   
43.
银和铝对Mg2Ni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氢化燃烧法合成Mg2-xAgxNi(x=0.05,0.1,0.2,0.5)和Mg1-xAlxNi(x=0,0.1,0.2,0.5)。PCT结果说明合成的Mg-Ni—Ag和Mg—Ni—Al储氢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理想的储氢性能。对两个体系的PCT结果分别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氢平衡压的关系式。在423K时Mg1.8Ag0.2Ni在5min之内的放氢量为2.14%/min(质量分数);Mg1.5Al0.5Ni在α β相区的吸氢速率为4.88%/min(质量分数),放氢速率为1.26%/min(质量分数)。用XRD方法进行物相分析表明:添加少量银没有改变Mg2Ni的结构;添加铝却改变了Mg2Ni的结构,使储氢合金材料的储放氢动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4.
回收冶炼厂、化工厂含二氧化硫尾气,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钠法、石灰法、氧化镁法、氨法等。其中氨法用得较多,用氨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所采用的酸化法,有硫酸酸化法,硝酸酸化法、磷酸酸化法。株洲化工厂根据本厂生产特点,采用氯化氢气体分解亚  相似文献   
45.
针对大型铝合金件的锻造过程,采用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对锻件内部冶金缺陷的变化及其应变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计锻模,选择适当的坯料尺寸,能有效防止锻件内部冶金缺陷的进一步扩大.计算机模拟分析是准确预测和解释锻造过程内部缺陷变化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6.
Mg(2-x)MxNi氢化物储氢性能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g(2-x)MxNi(M=Ti,Ag,Al)储氢合金材料的焓变、熵变、吸氢量与组成和键参数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焓变、熵变和吸氢量的半经验数学模型,得出影响焓变、熵变、平衡氢压和吸氢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显著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合金体系中,电负性差△X和弹性模量G增大,则氢化物的生成焓△H^0负值减小,原子尺寸δ增大时,氢化物的H^0负值增大。氢化物的△S^0随着△X增大而增大。合金弹性模量、原子尺寸、电荷半径和温度越高,材料的储氢量越大,而电子密度越大,材料的储氢量反而越小。  相似文献   
47.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法兵  蒋利军  郑强  詹锋 《稀有金属》2003,27(6):823-826
介绍了近年来机械合金化法在镁基储氢材料制备上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纳米晶镁基储氢材料的机制;从合金替代和多元复合的角度对镁基储氢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论述:机械合金化法可制备出纳米晶、非晶态的镁基储氢材料,无序区和晶界浓度的增加使得氢原子的吸附和扩散更为容易,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快的吸放氢速度。低温吸放氢性能的改善尤其显著;最后指出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需要注意并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8.
CO_2气体,其临界温度为31℃,临界压力73.858±0.05 bar。所谓超临界CO_2气体萃取,是在被分离的物质中加入CO_2,使其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此时,气体压力尽管很高,也不可能冷凝为液体,始终保持气体状态。在此条件下,尽管温度不高,却有难挥发物质转入气相,其数量与该  相似文献   
49.
氢氧化镍电极导电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鲜霞  王荫东  詹锋 《功能材料》2001,32(5):496-498
研究了镍粉,镍粉和石墨的混合物,石墨以及石墨和乙炔墨的混合物分别作为导电剂以机械混合的方式添加到电极活性物质中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这四种导电剂中,镍粉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最好,其次是以石墨或镍粉和石墨的混合物作导电剂的氧化镍电极,当石墨和乙炔黑的混合物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最差。这是因为当镍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小,质子扩散最容易,电要的可逆性最好,且氧气析出最困难,而当石墨和乙黑和混合物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大,质子扩菜最困难,电极充电过程和析氧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因而充电效率最低,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最小,电极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