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讨论了EPMA-EDS图象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对SiC-TiB_2复相陶瓷中的TiB2相的尺寸、周长及所占面积等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TiB_2相的平均直径及面积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氯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1.引言70年代起,耐强碱、抗氧化、高热导、高强度的氮化硅(St。N.)结合碳化硅(SIC)耐火材料以其良好的热震稳定性和高温耐磨损性能满足了当时高炉技术发展对更新耐火材料的需求,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是高炉上...  相似文献   
33.
通过热压烧结技术,SiC、AlN和Y2O3粉末混合体在1920 ̄2050℃、Ar气氛下形成了致密的复相陶瓷。在室温下SiC-AlN-Y2O3复相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00MPa和7MPa·m^1/2以上。运用XRD、SEM和TEM分析致密样品的断裂裂纹、形貌和组成。SiC-AlN-Y2O3复相陶瓷在1370℃氧化试验30h,其氧化产物为莫来石。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多种添加剂(B_4C、Al_2O_3、WC)对热压碳化硅(HP-SiC)材料的抗氧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无压烧结碳化硅(PLS-SiC)样品作对比。在空气中,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测定样品的氧化速率,氧化层的性能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技术进行分析。含有 Al_2O_3的热压 SiC 的高温弯曲强度比已知商业材料性能要好。1400℃高温强度能达630MPa。  相似文献   
35.
多孔陶瓷的制备、性能及应用:(I)多孔陶瓷的制造工艺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很多,其成孔机理主要有机械挤出、颗粒堆积、成孔剂、发泡、多孔模板、凝结结构成孔。本文根据成孔机理的不同综述了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利用ξ电位、粘度、流变学测试等研究了碳化硅基粉体在硅溶胶中的分散行为.发现在pH=10左右,硅溶胶分散的陶瓷粉体具有绝对值最大的Zeta电位和最低的粘度,表明碳化硅等陶瓷粉体在硅溶胶中分散的最佳pH条件为pH=10左右.研究发现碳化硅等粉体在硅溶胶中分散性能受硅溶胶浓度的影响较大,其浆料粘度随硅溶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浓度为10%~20%(质量分数)达到最低,当浓度进一步增加时,其粘度呈现微小的增加.并同时研究了pH值、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和固含量等对碳化硅基粉体制备的浆料的流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碳化钛水基流延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TiC粉体的分散性,首先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测定了粉体的zeta电位。根据粉体的表面性质,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分散剂,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等对zeta电位及浆料分散性的影响。采用PVA为粘结剂,甘油为塑性剂,流变测试发现,浆料为触变性流体,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适合于流延成型。最后,制备出了碳化钛流延膜,并用SEM对得到的流延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8.
生物活性硅酸钙晶须的螯合剂法水热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酸钙用作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而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得以应用.本文利用含Ca2+和SiO32-的溶液、以EDTA(乙二胺四乙酸)为螯合剂,通过在普通高压釜中200℃,5h水热反应,首次制备了直径、长度分别为0.1-1μm、40-100μm这样大尺寸的生物活性托贝莫莱石晶须,并且对托贝莫莱石晶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9.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SiC陶瓷表面沉积一层无定形Si-C-O-N涂层,测试了抛光后的涂层和SSiC陶瓷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情况.结果表明:在软X射线波段,涂层的反射率小于SSiC陶瓷;在EUV波段,两者反射率基本相当;在UV-VIS-NIR波段,涂层的反射率优于SSiC陶瓷.这主要归因于表面粗糙度和涂层中氧元素对反射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黄翔  江东亮  谭寿洪 《陶瓷学报》2001,22(3):138-141
本文利用含Ca2^2 和SiO3^2-的溶液并且以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螯合剂,通过在普通高压釜中200℃,5小时水热反应,首次制备了直径和长度分别为0.1—1μm和40—60μm的托贝莫莱石晶须。进而对该晶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