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核糖体工程的育种方法,通过逐级赋予小白链霉菌M-Z18链霉素抗性,以提高产生菌的ε-聚赖氨酸(ε-PL)合成能力。首先,通过筛选低浓度链霉素(1~5 MIC)抗性突变株,将M-Z18的ε-PL的摇瓶产量从1.6提高到2.43 g/L;随后,再次提升菌株的链霉素耐受性(5~10MIC),进一步增强菌株的ε-PL合成能力;最后,获得一株高产突变菌SS-19,其ε-PL产量和单位菌体合成能力分别为3.13 g/L和0.58 g/g,较出发菌M-Z18分别提高了95.63%和137.61%。研究表明,SS-19的中心碳代谢途径及ε-PL合成相关的关键酶活性有所增加,意味着ε-PL的合成代谢被明显加强。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RSM培养基中,SS-19比前期育种获得的高产菌株表现出更好的ε-PL合成能力。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逐步引入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的筛选方法可有效提升小白链霉菌的ε-PL产量。  相似文献   
202.
通过多孔材料吸附法与溶剂沉淀法制备聚酰胺6(PA6)/气凝胶(AG)复合粉体,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复合粉体的包覆性、流动性和耐用性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耐用性能的相变材料—PA6/AG复合粉体,其中AG相变材料中石蜡与AG的的质量比为1∶1、粉体中PA6与AG相变材料质量比为2∶1时,复合粉体中的AG相变材料完全被包覆且具有优异的耐用性能;同时在PA6与AG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2∶1时,PA6/AG复合粉体的粒径增至85.62 μm,且其流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3.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站底层运行控制系统,分析最新一代智能DCS(ICS)的功能设计、软件和硬件架构、应用效果,以提升火力发电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和高效经济运行的核心竞争力。结果表明,ICS的主要新增功能包括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机组整机及辅机自启停控制,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热力学机理的智能监测,智能诊断与早期预警,运行优化与操作指导,闭环优化控制与故障闭环处理。ICS软硬件设计的新功能特点包括底层硬件和软件高度平台化和一体化集成,数据、算法与算力的有机整合;传统的实时控制网络与专用于复杂模型计算的高级应用服务网进行了虚拟逻辑隔离和冗余设计;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架构;系统的高度开放式设计;构建与控制系统深度融合的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处理平台,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4.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站,基于ICS智能发电平台,分析APS一键启停技术的功能架构、特点和应用效果,通过机组整体和重要辅机一键启停、一键定期试验等功能,提升机组的整体智能化、安全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APS技术能有序地管理、控制和整合机组SCS、MCS、FSSS、DEH、MEH等子控制系统,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各设备以及基于...  相似文献   
205.
采用300、500、700、850℃煅烧后的凹凸棒土替代部分水泥,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的凹凸棒土替代率对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稠度随着凹凸棒土替代率的增加而下降,但是煅烧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减小这种影响,凹凸棒土煅烧温度达到700℃及以上且替代率在15%以内时,对砂浆的抗折及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抗吸水性改善效果较为明显;煅烧凹凸棒土能够提高砂浆的体积稳定性,但煅烧温度达到500℃时,继续升高温度对砂浆干缩率的改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206.
针对石槽村煤矿220602回风顺槽合理支护方案选取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建立FLAC3D模型对三种不同支护参数的方案进行模拟。分别分析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围岩受力变形特征及规律,并从经济与技术角度对多个方案进行对比,最终确定第1组优化方案即增大原顶板支护间排距,加长帮部锚杆,缩小间排距可在确保煤巷支护安全的前提下,减少12.6%的支护材料。  相似文献   
207.
针对水电机组润滑系统中,常采用涡轮机油作为润滑、冷却介质的情况,将专门研发的石墨烯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水电机组润滑系统的涡轮机油中,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根据机组轴承瓦温监测数据,对比加入添加剂前后温度变化情况,间接反映石墨烯添加剂对水电机组润滑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所加入的石墨烯添加剂能改善涡轮机...  相似文献   
208.
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的管道埋深较浅(属半无限空间土体),上覆土压力较小,使用水平定向钻进行扩孔施工时常处于过压状态,易导致地表隆起变形,地面冒浆等情况发生。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出半无限空间土体下采用水平定向钻扩孔施工时地表位移的解析解,并以西安地铁十号线某穿越工程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相一致,且平均误差仅为7%;增大扩孔级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可以减小地表变形;强度理论效应对地表变形计算的影响不容忽视,计算时应根据土质选取合适的强度准则,避免使用D-P1和D-P3准则。分析结果可为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9.
建立工作面高精度地质模型是实现智能开采的基础,通过综合物探技术对工作面内煤层顶底板高程和隐伏构造展布情况进行全面探测,可为地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国家能源集团金凤煤矿01181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工作面两巷按照间隔50 m、孔深80 m,垂直煤壁顺煤层方向施工钻孔30个,通过钻孔地质雷达剖面结合钻孔测斜和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钻孔轨迹上的煤层界面预测。将所测煤层顶底板数据与三维地震数据融合并进行高分辨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细地刻画整个工作面范围内的煤层厚度及其顶底板岩性。在隐伏构造探查方面,以槽波地震透射+反射联合勘探所解释的构造异常为基础,依据地质雷达钻孔的自然伽马测井成果,推测钻孔钻进方向上的岩性变化,并通过钻孔测斜数据准确定位断层位置,实现对槽波异常区的精细解释,确定了工作面内隐伏断层的延展方向和落差情况。工作面回采后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工作面开切眼长度300 m,施工测量点20个,将实测剖面与模型剖面对比发现,地质模型预测的煤层底板高程最小误差0.061 m,平均误差0.503 m;模型煤厚最小误差0.040 m,平均误差0.242 m。基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物探技术能...  相似文献   
210.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具有施工现场风险高,安全管理重点多等难点。在数字化智能型电站建设的背景下,部署安全监控系统能强化风险管控力度,增强项目管理能力。设计的安全监控系统采用3层架构,第1层是由摄像机、人员定位基站等前端设备组成的数据采集层,第2层是由光纤组成的数据传输层,第3层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操作的数据管理层。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实时在线远程监控,使施工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