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70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6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74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非本征法珀型超声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敏  赵洪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6):1018-1024
设计了一种由石英膜与尾纤端面组成的非本征型光纤法珀超声传感器,用于水下超声测量,讨论了其频率响应和灵敏度的影响因素;由于法珀传感器的工作点状态影响系统输出信号,本文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特征,为信号解调提供依据。与其他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不受光源功率波动的影响,响应频率高,是水下超声检测的很好选择。  相似文献   
92.
水平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间距的二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洪激  董家梅 《石油学报》1995,16(4):140-147
针对水平井井眼具有一定曲率的特点,建立了抽油杆柱下部任意一点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并把具有初弯曲的杆柱转化为直杆柱以求其变形.给出了如何沿抽油杆柱分布扶正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3.
激光衍射测微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丽娟@赵洪@雷旭@吕月兰¥哈尔滨理工大学1引言利用激光衍射原理测线径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些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1988年J.F.Fardeau系统地介绍了这种仪器在线材工业中的应用情况,精度可达0.2%〔1〕,后来国外的一些厂家相继推出了此类测...  相似文献   
94.
桑新民: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历史性变革.近30年来信息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回顾20多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诞生、成长的新一代教师的身影和风貌,他们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弄潮儿",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断裂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内反转背斜油气成藏的控制,寻找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选取典型的反转背斜G构造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地震和钻井数据,通过构造解释、断层活动性分析、构造演化剖面、侧向封堵性评价等方法,对G构造的断裂特征及其圈闭形成、油气运聚和保存的控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G构造发育3组断裂,包括2条主控断层、组成似花状构造的次级断层以及浅部中新统内近EW向断层,主控断层形成于新生代早期、似花状构造次级断层形成于始新世平湖期、近EW向断层形成于中新世晚期的龙井运动。G构造主体表现为被断裂及火山机构复杂化的断背斜形态,先后受控于伸展正断、岩浆活动以及挤压反转等多期构造运动,最终在龙井运动末期定型;背斜高点的“花心”烃源断层断距小、活动性与主排烃期不匹配导致供烃能力弱;控圈断层在浅部侧向封堵性较差,同时背斜高点圈闭被近EW向断裂破坏;上述因素共同导致G构造在背斜高点勘探成效不理想。研究认为西湖凹陷内G构造等勘探不理想的反转背斜位于或者紧邻富烃洼陷、油气供给充足,仍具有良好勘探前景,背斜翼部“花瓣”断层发育区及未被近EW向断层破坏的次高点等区域的构造、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是下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96.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J1s)低孔渗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烃类荧光显微鉴定,依据成岩产物之间及其与烃类流体(油包裹体和孔隙沥青)之间的赋存关系,建立了储层成岩演化和油气充注的时间序列,恢复了关键油气充注时期的储层古物性,探讨了孔隙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三工河组储层为低成分成熟度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压实作用、碳酸盐和黏土矿物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渗的主要原因,石英颗粒表面覆盖的绿泥石膜难以有效地保持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储层成岩演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压实作用下富含软岩屑砂岩中软岩屑强烈塑性变形致使早期致密,而钙质强胶结砂岩因成岩早期的碳酸盐胶结发生致密化,低软岩屑-弱胶结砂岩主要经历了3期有机-无机流体作用交替,分别以无荧光炭质沥青、黄色荧光油、蓝-白色荧光油等3期烃类流体活动为划分标志;在晚白垩世末关键油气成藏时期(距今100~70Ma),高软岩屑和钙质强胶结砂岩古孔隙度低于8%,早期致密化储层难以发生油气注入;低软岩屑-弱胶结砂岩在晚白垩世末期可保持中-高孔渗性,普遍发生了早期油气充注,早期原油注入不能阻止储层深埋过程中物性变差的趋势,但可能改变局部储层的润湿性质,油湿通道网络是晚期成藏阶段(距今62~0Ma)低孔渗储层条件下发生大规模油气注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通过不同测定方法对SEI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分进行测定。通过循环伏安和阻抗测试,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在第一次循环过程中形成,其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表面SEI膜变得更加致密,并且有利于锂离子通过,但其厚度不再增加;通过电镜分析同样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在第一次循环过程中形成,并且其厚度在10 nm以下;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的组成为氟化锂和有机锂化合物。  相似文献   
98.
锂离子电池用双草酸硼酸锂的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固相法合成的一种新型电解质锂盐--双草酸硼酸锂(LiBOB)。制备过程采用草酸、氢氧化锂、硼酸为原料,其物质的量比为2.1∶[KG-*2]1∶[KG-*2]1,经球磨混合后高温烧制,烧制温度为120 ℃、脱水温度为240 ℃,所得产品经乙酸乙酯提纯后即得产物。产物通过分析测定可知,其杂质含量少且晶体结构完整;并通过热分析证实其热稳定性优于六氟磷酸锂。用其制备的电解液组装的电池,循环性能较好,所制双草酸硼酸锂达到用作电池电解质锂盐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 膜) 的成膜机理及研究概况,并分析了电解液、温度和电流密度对SEI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SEI膜的改性(主要包括电极材料的改性和添加电解液添加剂)进行了分析,认为SEI膜的研究将对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添加剂的改进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褐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采用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对锡林郭勒褐煤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样的热失重规律、CO和H_2析出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对热解气体产物热值及未冷凝气体效率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煤样热解初始阶段,不同升温速率下水分析出速率相等,与热解升温速率关系不大。随着热解时间延长,煤样的质量逐渐降低。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煤样最终残留质量相差不大,平均剩余为6.51mg。热解转化率较小时,活化能E值较大,指前因子A较高。随着热解转化率的逐渐增大,反应活化能呈现降低趋势,这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分子吸收能量后克服反应势垒差值降低,热解反应速率增大。CO和H_2释放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且析出峰温随着升温速率增大向高温段移动。热解气体产物热值和未冷凝气体效率呈波浪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