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31.
矿化垃圾的大规模开采,是一项垃圾再利用的探索性课题,开采单元的选择,应保证所开采的矿化垃圾可作为生物填料、开采和筛分机械的选择,应保证开采筛分的可行性、高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出开采矿化垃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2.
以上海市老港填埋场中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渗滤液为例,定性分析了该反应床进水和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组分,同时半定量分析了该反应床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从宏观尺度上,矿化垃圾反应床很好的去除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渗滤液经过矿化垃圾反应床后,14种有机污染物得到完全去除,3种有机物的含量降低,产生1种新物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进水和出水中同时存在,从谱图上可以看出其出水浓度降低,在不同pH值萃取条件下,从进、出水谱图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进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133.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d的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试验,堆肥过程中采用时间温度反馈来控制通风量,力图通过测定堆肥体系中碳素以及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碳素和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技术的堆肥体系接种组温度可维持在较高水平,pH可稳定在7.0左右,有机质降解加快,对碳素和氮素的形态分析表明:对照组总有机碳和碳氮比波动较大,而接种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高温条件下的氨气挥发是导致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含锌危险废物的碱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针对含锌废渣综合利用工艺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含锌废渣碱法浸出的新方法,试验得到了较佳工艺:当氢氧化钠浓度为6mol/L、温度为90℃、浸出液固比为10:1时,锌浸出率达91.5%;浸出液体经过净化处理后电沉积可达到《锌粉(GB/T 6890—2000)》一级标准的锌粉,浸出渣中有害元素均低于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GB5085.3—1996),可作为一般废渣处理,为含锌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5.
详细论述了吸附、膜技术和化学氧化是当前用于“中老龄”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主要方法,但是高额的费用是制约它们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应用的主要因素,认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生物技术对于解决这类难降解废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渗滤液产生来源和特点,指出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难以生物处理的污水,并对垃圾渗滤液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及土地处理法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渗滤液的土地处理,包括渗滤液回灌、人工湿地法和渗滤液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技术,指出了土地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比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7.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d的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试验,堆肥过程中采用时间温度反馈来控制通风量,力图通过测定堆肥体系中碳素以及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碳素和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技术的堆肥体系接种组温度可维持在较高水平,pH可稳定在7.0左右,有机质降解加快,对碳素和氮素的形态分析表明:对照组总有机碳和碳氮比波动较大,而接种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高温条件下的氨气挥发是导致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8.
未经生物稳定化的污泥处置于填埋场时存在着恶臭污染的问题,从废物利用、以废治废的宗旨出发,选用粉煤灰、矿化垃圾和建筑垃圾三种改性剂并以泥土为对照,与污泥混合,可有效地降低污泥的臭度,对污泥臭度的改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粉煤灰、矿化垃圾、建筑垃圾和泥土。其中矿化垃圾具有易于就地取材,数量充足,不额外占用填埋空间的优点,将污泥处置于已有垃圾填埋场时,可优先考虑矿化垃圾与污泥混合填埋的方法,矿化垃圾混合比例的增大,有利于改性污泥的臭度降低,但污泥臭气中硫化氢浓度的降低幅度越来越小,添加量为7:10时,硫化氢的去除率达96%,按满足填埋强度要求的最低混合比例添加四种改性剂后,污泥的臭度降低到三级以下,符合填埋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9.
德国于2017年10月3日通过了对《污水污泥条例》的修订,核心内容是要求从污水污泥或其焚烧灰中回收磷。按德国污水污泥处置的相关立法,只有符合《污水污泥条例》《肥料条例》的限值要求,才允许污水污泥排放并进行土壤利用。分析了德国磷的供需矛盾及磷回收潜力及方法,介绍了德国经济型磷回收情况。从德国污水污泥处置途径的发展来看,由于协同焚烧投资相对较低,在德国曾是发展的主流方向,但随着《污水污泥条例》的执行,德国将逐步转向单独焚烧处理,到2029年必将基本废弃协同焚烧处理方式。德国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经验可为我国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利用电算指数法及平衡法对Zn(Ⅱ)-NaOH-H2O体系热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在氢氧化钠浓度在0-300 g/L范围内,锌的分布形式及溶解规律,构建了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模型,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锌溶解平衡浓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的绝对平均值为0.1298%,这说明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