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LiV3O8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LiOH、LiCO3和V2O5作原材料分别通过凝胶法和高温反应,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利用XRD、SEM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法合成的LiV3O8具有较高的嵌锂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可逆性,在0.1 C倍率和1.8~3.6 V的电压范围内具有260 mAh/g的首次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32.
废旧聚苯乙烯改性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新快  袁志庆  邓凌峰 《包装工程》2005,26(3):38-39,73
以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丙烯酸丁酯(B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AA)单体为改性剂,对聚苯乙烯进行接枝改性并乳化制成一种新型改性水乳型胶粘剂.着重讨论了改性剂、交联剂、填料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配方.所制得PS胶粘剂的固含量大于40%、旋转粘度大于3.4Pa*s、室温剪切强度大于3.5 Mpa,游离的醛、甲苯和二甲苯总量等有害物质限量低于标准要求.此胶可用于木材、纸张、铝材及瓷砖等材料的粘合.  相似文献   
33.
Ag+-掺杂锂钒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报道了用V2O5湿凝胶、Li2CO3和Ag2CO3通过液相反应合成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Ag -LiV3O8.其前驱体和产品分别利用热分析(DTA-TG)、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技术进行表征.其电化学性能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活性材料在不同的放电倍率和1.8~3.6 V的电压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容量;在0.15 C循环250次后保持180 mAh/g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新型锂盐--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重点综述了对LiBOB电解液导电性的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稳定性的研究,以及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时的性能的研究等.总结了LiBOB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等研究了使用LiBC_2O_4F_2基电解液的LiFePO_4/Li电池(LiBC_2O_4 F_2电池)和使用LiPF_6基电解液的LiFePO_4/Li电池(LiPF_6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常温下LiBC_2O_4 F_2电池和LiPF_6电池的循环伏安曲线都只有1对对应于Fe~(2+)/Fe~(3+)的氧化还原峰,但是高温下LiPF_6电池的氧化还原峰分裂为多个氧化还原峰,而LiBC_2O_4F_2电池的氧化还原峰却与常温下类似,说明LiBC_2O_4F_2电池在高温下工作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常温下LiBC_2O_4F_2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比LiPF_6电池低,但其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而且在高温下具有比LiPF_6电池更高的放电容量和更优良的循环性能,如经过50次循环后,LiBC_2O_4F_2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2.5%,而LiPF_6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78.4%.交流阻抗图谱也表明,使用LiBC_2O_4F_2电池在高温下电池的界面电荷传输反应阻抗比室温下有所下降,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高倍率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6.
材料化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凌峰 《广东化工》2009,36(10):209-210,218
文章介绍了材料化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改革及实践效果。内容包括:设计系列实验,强化综合实验,建好实验平台,更新实验内容和使用高新仪器等。通过这些具体改革和探索,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38.
邓凌峰  魏银烨 《材料导报》2011,25(24):54-57
以NH4H2PO4、锂盐和纯铁为主要原料,采用电化学法合成磷酸锂铁前驱体,再通过磷酸锂铁前驱体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FePO4/C具有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其中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的LiFePO4/C正极材料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的放电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2.3mAh/g,充放电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41.2mAh/g。  相似文献   
39.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通过混酸处理和离心过滤CNTs以得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再添加分散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后与LiNi0.8Co0.1Mn0.1O2混合,利用超声分散与喷雾干燥法将不同量的CNTs均匀包覆在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表面。CNTs/Li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通过SEM、XRD以及电化学测试系统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CNTs包覆量为0.5%(质量分数)的CNTs/Li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性能最佳。在0.1,5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15.59,175.78mAh·g^-1。在0.1C下充电、大倍率5C下放电,CNTs/Li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仍能保持首次放电容量的81.54%,比纯的LiNi0.8Co0.1Mn0.1O2提高了10.48%。在1C倍率下循环100次其容量保持率可达93.02%,比纯的LiNi0.8Co0.1Mn0.1O2提升了15.42%。  相似文献   
40.
锂离子蓄电池纳米SnO2负极材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原料为前体,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SnO2干凝胶,经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得到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SnO2超细粉。用热重 差热分析(TG DTA)、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等对SnO2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得的SnO2超细粉具有金红石结构,粒径分布均匀,经550℃热处理所得SnO2粉末平均粒径为10nm左右。将该法制得的纳米SnO2粉末作为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可逆容量高(达600mAh·g-1),嵌脱锂电压低(0.2~0.5V),循环性能良好,说明纳米SnO2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