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5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电工技术   622篇
综合类   558篇
化学工业   871篇
金属工艺   295篇
机械仪表   511篇
建筑科学   638篇
矿业工程   273篇
能源动力   136篇
轻工业   661篇
水利工程   422篇
石油天然气   260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6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7篇
冶金工业   224篇
原子能技术   63篇
自动化技术   56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进行的计算工作存在专业性较强,且冗余繁杂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减轻工作量,因此采用Delphi程序设计语言和适当的编译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化工程计算器系统,对各种专业符号识别、习惯性输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词法分析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各种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运行良好并应用于自主开发软件系统中,此模块也可以嵌入别的系统中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2.

针对非线性系统多模型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多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对非线性系统定义了基于混合逻辑模型的多模型描述,建立了非线性系统的混合线性多模型;然后,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优化建模,在保证建模准确性的同时采用最少的子模型逼近非线性系统;最后,通过一个仿真算例表明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3.
为了实现高成功率、高精度和快速识别跟踪目标,提出对基于轮廓特征点的目标精确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采用了轮廓提取和多边形拟合算法自动搜寻到图像中要识别和跟踪的目标,同时对目标物轮廓的多边形角点进行亚像素分辨率的定位,从而可以利用目标轮廓角点的精确定位来实现对多边形目标的识别与跟踪。试验结果以及特征点亚像素算法分辨率的分析表明,采用这种自动识别与跟踪目标的方法,其精度可以达到0.02像素。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遗传算法的缺陷,提出了自适应分层粒子群(PSO)立体匹配算法计算稠密视差图。首先采用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检测和匹配算法准确地确定视差范围;其次根据图像和视差范围的大小分层,建立由粗及细的自适应分层图像金字塔结构,加快搜索速度、减少错误匹配;然后在优化函数中引入能根据匹配窗口大小自动变化的因子来调整灰度项和平滑项数据的权重,并用改进的带变异算子的整数形式的PSO进行优化,避免了遗传算法搜索的盲目性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更快、更好地找到最优解。最后合成图像以及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IN Yanan  靳延安 《计算机应用》2008,28(8):2021-2023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方法,根据视频连续帧之间信息的冗余,提出关键帧提取算法,对提取的关键帧做DCT变换,并将AC系数的有序测度作为关键帧的特征,计算视频关键帧之间的L1距离作为视频之间的相似度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抗几种不同的几何攻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6.
针对目前污染企业环保工况异常监测实施困难、识别误差大、结果易被篡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环保异常工况识别方法。区别于对每个设备安装分表进行用电监测的现有方案,使用企业设备公共用电入口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所得的多维电能质量数据进行工况分类模型训练,实现异常工况识别。首先,对表征生产情况的特征数据进行时序变点检测与聚类计算,实现企业生产工况的划分;然后,结合环保设备运行情况得到用于分类的环保工况类别;进而,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环保相关的工况场景进行分类学习;最后,利用所训练的分类模型识别出企业存在的环保异常工况。利用仿真测试数据与实际企业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7.
在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的新形势下,三相潮流计算是分析其影响的基本手段。针对现有中压不接地配电网三相潮流研究主要采用人为设置参考中性点/零序电压的方式,导致无法仿真分析中性点/零序电压偏移、不接地网络零序潮流和相-地电压不平衡等情况,提出一种中压不接地配电网三相潮流新算法。首先,提出不接地配电网三相潮流在节点变量和导纳矩阵方面的特殊性。然后,设计基于功率平衡方程和牛拉法,采用导纳矩阵可逆化处理和矩阵替换技术实现约束零序电流为零的不接地配电网三相潮流算法。最后,基于6节点系统和修改的IEEE123算例仿真不接地配网的潮流,结合PSCAD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准确性以及在大电网中的适用性和收敛性,并在地市电网中进行实际应用。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算法计算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8.
城市大面积停电影响领域广泛,单一行业或部门难以应对,通过科学方法分析停电情景并构建涵盖多主体的应急联动机制十分必要。构建了情景分析模型,从风险演化、事件分类和逻辑层次3个维度对停电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描述;基于城市系统理论和情景构建原则,通过实证分析和逻辑推演,构建停电及通信中断、供油中断、供水中断、交通瘫痪等关键情景链,结合案例分析应急联动的需求和不足。基于“情景-应对”视角,以电力抢修恢复为主体,构建涵盖电网企业内部、电厂与电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和民生行业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出更高效应对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具体、可行的综合联动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9.
以单相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以改善电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为目的,提出一种无延时控制方法。单相变换器传统矢量控制方法需要虚构正交电流分量,但传统正交信号发生器(orthogonal signal generator,OSG)在虚构出与单相电网电流正交的物理量时存在一定的延时,从而会恶化电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针对虚构电流引起的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延时单相并网变换器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单相PWM变换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矢量控制在单相系统无法直接实现的问题,介绍了几种传统的OSG算法的原理。然后,提出一种无延时正交电流虚构算法,并给出了无延时正交电流虚构算法实现框图。最后,对所提的算法与传统的OSG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0.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即PIP法)制备出3种不同短切碳纤维(C_(sf))体积分数的圆柱形短切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通过高温加热装置和自组装功能的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试件进行高温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_(sf)/SiC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IP法制备的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中C_(sf)分布均匀,在外应力作用下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发生破坏,碳纤维和碳纤维束与SiC基体脱粘被不断拔出。试件的抗压强度随C_(sf)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_(sf)体积含量为21%的试件抗压强度最高,为96.55 MPa。与常温相比,在高温压缩试验中随着复合材料试件平均温度的升高,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破碎后的块度越来越大,整体性越来越好,当温度达到300℃时,C_(sf)体积含量对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