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86篇 |
免费 | 427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51篇 |
综合类 | 452篇 |
化学工业 | 698篇 |
金属工艺 | 481篇 |
机械仪表 | 580篇 |
建筑科学 | 754篇 |
矿业工程 | 237篇 |
能源动力 | 135篇 |
轻工业 | 530篇 |
水利工程 | 291篇 |
石油天然气 | 316篇 |
武器工业 | 45篇 |
无线电 | 90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8篇 |
冶金工业 | 278篇 |
原子能技术 | 83篇 |
自动化技术 | 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197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297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44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346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08篇 |
2004年 | 296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锁模光纤激光器脉冲底座宽和脉冲能量小的问题展开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线型腔结构的透/反复合双饱和吸收体(SA)被动锁模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通过增加透射式SA的方式,增加光脉冲在腔内的一次振荡周期过程中通过透射式SA的次数,提高了吸收体对光脉冲前后沿的吸收,摆脱了因SESAM调制深度较低对脉冲宽度和单脉冲能量的影响,降低了因抽运功率过大产生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脉冲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单脉冲能量。最终与相同调制深度的反射式单SESAM结构相比,复合双SA锁模结构的脉冲宽度从776fs缩短至732fs,单脉冲能量从2.08nJ提高到2.49nJ。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级间密勒补偿技术,产生一个低频主极点,并通过阻尼系数控制(DFC)单元调节两个次主极点略高于单位增益频率(UGF),使得无电容型LDO开环传递函数中在UGF内只有一个极点,从而保证环路稳定性,同时又优化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基于该结构,采用HHNEC 0.25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1.8V 100mA的适合SoC应用的无电容型LDO.其电压降为50mV,在50μA到100mA的负载电流范围内,开环传递函数相位裕度高于55度,瞬态电压过冲值低于140mV,负载电流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阶跃变化时,最大恢复时间为3μs,系统静态电流为40μA.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提出了一种快速以太网卡芯片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 ,包括体系结构、用于 10 0BASE TX的改进MuellerMuller算法、用于 10 0BASE FX的鉴相器以及产生多相时钟的电荷泵锁相环。该时钟产生电路经过TSMC 0 .35 μm1P5MCMOS工艺验证 ,工作电压为 3.3V。实验结果表明该时钟恢复电路能够满足以太网卡芯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采用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2.4GHz适用于IEEE 802.11b的WLAN接收机.该接收机具有低功耗、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及配置与控制灵活等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了LNA与镜像抑制滤波器。 相似文献
107.
基于ARM的毫米波天线自动对准平台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毫米波中继通信设备中,为提高对准精度,缩短对准时间,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并结合毫米波波瓣窄,方向性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毫米波天线自动对准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天线对准过程中,将复杂的的空间搜索转换成两个简单的水平和垂直搜索,简化了搜索控制算法。采用基于ARM的32位微处理器LPC2294进行控制,用步进电机驱动平台和毫米波设备转动,实现毫米波通信设备的快速准确对准。毫米波中继通信设备在国内还处于研发改进阶段,所以该对准平台系统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旋转对称目标双基地一维距离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基地雷达成像研究中通常直接采用了单基地散射中心模型,忽略了双基地几何配置引起散射中心位置变化的这一事实。该文研究了旋转对称目标的双基地散射特性,采用几何绕射理论求解了锥体目标底面边缘双基地散射中心的位置,为入射波方向与散射波方向的夹角角平分线与目标对称轴构成的平面与底面边缘的交点,并据此建立了宽带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模型,进而获得双基地1维距离像。最后,通过电磁计算软件获得了锥体目标的双基地1维距离像,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文揭示的目标双基地散射中心的位置为旋转对称目标的宽带双基地雷达回波模拟、成像、特征提取与识别等应用提供了准确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光学微腔的光频梳具有阈值低、光谱宽及结构紧凑等特点,在精密测量与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微腔光频梳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都聚焦于红外波段锁模光频梳的产生原理和应用探索,虽然可见光波段的光频梳在精密光谱、原子钟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特殊应用价值,但是可见光频梳的实现极具挑战性。文中在简要阐述光频梳产生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光频梳的主要挑战,以及目前三种实现方案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材料的二阶与三阶非线性效应、调节微腔的几何色散和模式强耦合效应调控色散来产生可见光频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