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1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催化剂对环氧树脂/酚类固化剂体系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氟甲磺酸铒和三氟甲磺酸镱作为环氧树脂/酚类固化剂的催化剂,筛选了固化剂的最佳用量,采用胶化时间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采用差热分析法对环氧树脂/酚类固化剂/三氟甲磺酸铒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类固化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9%(以环氧树脂计),三氟甲磺酸铒的催化活性最强,环氧树脂/酚类固化剂/三氟甲磺酸铒体系的活化能为79.53 kJ/mol,反应级数为0.95。  相似文献   
32.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首次合成了锌掺杂正极材料LiCo1-xZnxVO4,通过采用DSC—TG及XRD分析对LiCo1-xZnxVO4的热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450℃低温下的烧结产物即为单相高结晶的LiCoVO4。锌掺杂后干凝胶前驱体LiCo1-xZnxVO4的热行为发生改变,随锌掺杂量的增加其热分解温度提高。当锌掺杂量x≤0.4时,LiCo1-xZnxVO4呈反尖晶石型结构。当x〉0.4时开始出现杂峰,产物结构不再单一。  相似文献   
33.
分别以沉积碳纳米管(MWCNTs)和羟基锡酸锌的石墨烯片层(GNS)纳米粒子为核、表面活性剂KH560为颈状层、聚醚胺M2070为冠状层,制备了无溶剂(GNS-MWCNTs)@M2070流体及无溶剂(GNS-ZHS)@M2070流体。将质量分数为2.0wt%的两种无溶剂纳米流体分别加入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无溶剂(GNS-MWCNTs)@M2070/EP和(GNS-ZHS)@M2070/EP复合材料,并对其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纯EP、(GNS-MWCNTs)@M2070/EP、(GNS-ZHS)@M2070/EP的火焰增长速率(FIGRA)值分别为3.682,3.118和4.391kW(m~2·s)~(-1),同时,相比(GNS-MWCNTs)@M2070/EP,含有(GNS-ZHS)@M2070的EP基复合材料较纯环氧树脂具有更低的生烟速率(SPR)、生烟总量(TSR)和一氧化碳释放量(COP)值,说明沉积有羟基锡酸锌的石墨烯片层纳米粒子为核的无溶剂纳米流体对提高环氧树脂阻燃性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4.
采用海泡石,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胶化时间、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海泡石对环氧树脂基体反应性、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对环氧树脂的工艺性没有影响,当海泡石含量为1%时,可使环氧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提高近50℃,冲击强度提高5倍,弯曲强度提高2倍。  相似文献   
35.
概述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生物性能,指出对聚乳酸进行改性的必要性及常用方法,其中共聚改性方法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综述了聚乳酸与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氨基酸等的共聚方法、共聚物的性能及其应用.经共聚改性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或反应功能性能可以得到改善,降解周期可实现调控,从而满足在生物医学及环保方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中首先以SiO2纳米粒子为核,通过脱水反应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3-硅羟基-1-丙基磺酸(SIT),再通过一元弱碱解离反应,以离子键接枝反离子聚氧乙烯十八烷基胺(Ethomeen18/25),所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呈金黄色的透明液体状,称其为无溶剂纳米流体.单分散态无溶剂SiO2纳米流体中,Si...  相似文献   
37.
以纳米粒子SiO2为核、表面活性剂N,N-十二基-N-甲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SID3392)为颈状层、聚(乙二醇)4-壬基苯基醚3-磺丙基钾盐(PEGS)为冠状层,制备出了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为牛顿流体,在室温下具有较低的黏度,在26.5 ℃时其黏度为4.3 Pa·s,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中SiO2的含量为13.65wt%。将该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加入环氧树脂中,制备了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TEM结果表明: 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DSC测试表明: 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的加入会略微降低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当纳米SiO2流体加入量为2.5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提高了164.7%,玻璃化温度提高了15.4 ℃。断面SEM结果显示无溶剂纳米SiO2流体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 ,在自由体积测试方面的应用 ,以及国内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9.
环氧树脂/纳米α-Al2O3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纳米α-Al2O3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及不同的纳米α-Al2O3质量分数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α-Al2O3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粒子α-Al2O3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1.1MPa,拉伸模量为3.42GPa,玻璃化温度为137.97℃。  相似文献   
40.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增韧研究进展和机理,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