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18篇 |
化学工业 | 54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20篇 |
建筑科学 | 50篇 |
矿业工程 | 18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83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38篇 |
武器工业 | 28篇 |
无线电 | 2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冶金工业 | 22篇 |
原子能技术 | 9篇 |
自动化技术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本实验旨在研究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用噻唑蓝比色法分别考 察硒化低聚氨基多糖、Na2SeO3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中性红 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硒质量浓度为100~1 000 μg/L时,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无显著影响;而Na2SeO3的硒 质量浓度超过200 μg/L即对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硒化低聚氨基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TNF-α、IL-6及IL-10分泌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且效果比Na2SeO3处理组、低聚氨基多糖 处理组及Na2SeO3+低聚氨基多糖复合添加组好。实验结果提示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一 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水产品中甲基汞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测定方法。样品经硫脲加氯化钾、盐酸溶液提取,提取液过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流动相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甲基汞在2~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甲基汞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以20、200、1000μg/kg 三个添加量在空白样品中添加甲基汞,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0.2%~87.1%,相对标准偏差为3.4%~6.8%,方法的定量限为2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基体干扰小,精密度、准确性均能满足水产品中甲基汞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传统生浆工艺制备的豆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酶解残余物中抗原蛋白含量,用SDS-PAGE分析其蛋白分子亚基组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木瓜蛋白酶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当保持豆乳自然p H(6.56.8)、酶浓度3500 U/m L、水解温度53℃、水解时间15 min时,β-伴球蛋白的α’、α亚基被完全水解,大豆球蛋白的酸性多肽链基本消失,碱性多肽链含量明显减少,同时产生了大量14 k Da以下组分,此时β-伴球蛋白残留率为56.6%。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电子鼻技术快速检测带鱼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味是判断水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带鱼气味成分,并与pH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带鱼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4℃和0℃两个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带鱼气味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氮氧化合物、硫化物、有机硫化物及芳香成分等是带鱼品质恶化的主要来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均可以区分不同新鲜度的带鱼;利用电子鼻技术得到带鱼的贮藏品质区分结果与TVBN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电子鼻技术可用于带鱼新鲜度的快速有效判定。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产品中14种磺胺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均质后的水产品试样用乙酸乙酯提取、盐酸溶液反萃取、正己烷脱脂、反相色谱柱分离、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14种磺胺类药物(磺胺、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哒嗪、磺胺氯哒嗪、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多辛、磺胺异噁唑、磺胺二甲氧哒嗪、磺胺喹噁啉)的线性范围为2.5~8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4;在2.5~200μg/kg三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8.9%~98.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96%。14种磺胺类药物的定量检出限为2.5~20μg/kg。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杂质干扰少,广泛适用于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摘 要: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带鱼红外指纹图谱,为带鱼产地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分别构建国内外5个主产地的带鱼样品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开展带鱼产地鉴别应用研究。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实现5个产地带鱼的分类,计算各产地带鱼化学成分累积量综合得分,表明舟山渔场和印度洋产地带鱼化学成分含量相对更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产地带鱼分别聚类,且水文条件和地理环境较为接近的带鱼样品先聚为一类;两者试验结果可相互补充和印证。结论 应用FTIR建立带鱼产地指纹图谱,方法可靠、重复性较好,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适合对带鱼进行整体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本研究为我国带鱼产地鉴别提供了参考,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CT6-11尾气低温加氢催化剂在二硫化碳厂硫回收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二硫化碳行业的某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的概况,并对开工初期的过程气组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有机硫水解、加氢后的气体组成等数据。对硫磺回收过程中的氢耗较高、压差较大、急冷水pH值降低等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催化剂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加氢催化剂重新硫化后,该装置加氢段运行良好。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CT6-11尾气低温加氢催化剂+CT6-8钛基催化剂组合在二硫化碳厂的硫回收装置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可大力应用于同类工艺装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