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76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分析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 150—2011中采用的是弹性失效准则,规定对设计压力p≤0.4[σ]t的内压圆筒厚度按中径公式进行设计。JB 4732—1995中规定对设计压力p≤0.4[σ]t的内压圆筒厚度按中径公式进行设计,设计压力p>0.4[σ]t时按Tresca全屈服压力进行设计。比较研究表明:基于弹性失效准则时,中径公式算出的厚度最薄;基于塑性失效准则时,中径公式算出的厚度最厚;当径比较小时,按Tresca全屈服压力和中径公式算出的内压圆筒厚度相差很小,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统一采用Tresca全屈服压力计算内压圆筒壁厚。  相似文献   
42.
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壁厚,是一种省材节能的绿色制造技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该技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的制造。中国采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从材料、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对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3.
矩形大开孔的补强结构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染缸是印染行业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因布料进出的需要,染缸圆筒体上须开矩形孔,目前国内外对这种结构尚无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由于染缸受到脉动载荷的作用。降低孔边应力集中系数是提高其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GR2000D型染缸为对象,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现有的补强结构,分析孔边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设计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应力集中矩形大开孔补强结构,工程应用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结构能满足实际需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新型绕带式液氢高压容器的传热分析和蒸发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一新型绕带式液氢高压容器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筒体壁(包括封头)的传热模型,计算了热流稳定工况下各界面温差、筒体和封头的传热量以及容器的蒸发率。结果表明,新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5.
整体转圈齿啮式快开装置的强度分析及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主要对一种带椭圆形封头的整体转圈齿啮式快开装置的结构强度及其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其进行弹性力学、因素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得到了该型齿啮式快开装置的工程设计方法 ,并制定了一系列参考尺寸。该分析方法对其它形式的齿啮式快开装置的强度及其工程设计方法分析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半球形封头壁厚与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高压容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球形封头壁厚与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高压容器是由端部密封装置、筒体、半球形封头和加强箍等组成的一种新结构容器。介绍了这种容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并以加强箍及其附近的半球形封头和筒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计算和应力实测结果对其受力特点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工程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其应力集中系数、质量和制造难易程度。指出这种容器利用独特的加强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厚度与筒体不相等的半球形封头和筒体的连接问题,存在安全可靠、结构合理、制造简便、可降低成本等优点,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聚乙烯材料超声波衰减系数大,以及电熔接头中金属丝信号对检测的干扰,使得传统的超声检测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检出聚乙烯电熔接头中的各类缺陷。采用超声相控阵动态聚焦,结合B扫查成像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将超声检测图像与接头实剖图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能可靠地检出聚乙烯电熔接头中的各类缺陷,并在聚乙烯管道安装工程的实践检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8.
为提高高压储氢容器的体积储氢密度,采用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的储氢合金与轻质高压容器复合组成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器.为获得高压氢源,研究了Mm-Ml-Ni-Al(Mm为富铈混合稀土,Ml为富镧混合稀土)的储氢特性,并试制了化学热压缩器.采用研制的高压氢源,对具有高吸放氢平台压力的Ce-Ni系合金的高压储氢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Ml或Ca部分取代Mm以及Al对Ni的部分置换后合金活化性能和吸放氢压力滞后明显改善,(Mm-Ml)0.8Ca0.2(Ni-Al)多元合金具有较好的储氢性能,适合于作为化学热压缩合金.CeNi5基多元合金在40MPa氢压条件下,合金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和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合金最大储氢容量分别达到1.6wt%.将优化的储氢合金与自制的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复合组成的金属氢化物复合式高压储氢器,当储氢合金的填充量达到0.2(体积分数)时,其体积储氢密度提高50%.  相似文献   
49.
刘建虎  李功洲  郑津洋  刘玉涛  何广利  周向荣  李磊祚  陈霖新 《煤气与热力》2021,41(1):10010-10016,10039,10045
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国内加氢站建设情况及已建成加氢站的建成年份分布。指出GB 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关于加氢加气合建站、加氢加油合建站等级划分原则存在的不理想之处。进行GB 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过程中对加氢站等级划分原则的研究,引入储能量、TNT当量作为量化指标,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加氢站等级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50.
随着聚乙烯管道在三门核电厂、大亚湾核电厂中的试应用成功,大量的新建核电厂及核电厂改造项目均将聚乙烯管道作为海水冷却水管道系统的首选管材,自主研制核电厂聚乙烯管技术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核电聚乙烯管道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对比了核安全3级聚乙烯管道和非核安全相关聚乙烯管道、城市燃气与给水聚乙烯管道技术标准的设计方法及适用范围,探讨了中国目前聚乙烯管技术标准与核3级聚乙烯管道技术标准的差异与差距,为核电厂聚乙烯管道的设计制造与标准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