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现网中采用泄漏电缆实施专网覆盖轻轨干线的有关规划设计方法,分析了高架轻轨GSM和TD-SCDMA专网覆盖的关键点,为解决城市轻轨网络覆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2.
系统研究了搅拌针偏置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内部质量及接头性能的影响. 接头组织形貌结果表明,接头焊核区由存在层状结构的3个区域和不带任何趋势性分布的1个楔状区域组成. 当搅拌针偏置使接头原始装配界面置于接头后退侧塑性金属流动不充分的楔状区域时,将会产生一种特有的界面残留缺陷. 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搅拌针偏置从−6 mm变至−3 mm时,接头拉伸性能逐渐升高,均断裂于界面残留缺陷处;当搅拌针偏置处于{−2 mm,+ 5 mm}范围内时,接头性能达到最优,接头抗拉强度达到340 ~ 350 MPa,接头均断裂于后退侧热力影响区. 而当偏置进入 + 6 mm时,接头性能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3.
郑超凡  吴昊  郝云飞  柳征 《信号处理》2020,36(8):1187-1195
多功能雷达在复杂程序调度下,发射信号参数呈现取值范围宽、捷变速度快、变化随机性强等特点,非合作接收方难以对其建立有效的信号模型,给电子侦察系统的雷达辐射源识别带来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利用大样本全脉冲数据形成脉间参数变化的图像特征表示,从宏观上揭示雷达辐射源隐含的波形设计机理,并设计了基于AlexNet网络的图像特征深度学习网络开展辐射源识别,实测数据实验表明了本文的方法对一定时间跨度内的有限部同型多功能雷达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为多功能雷达辐射源智能个体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封闭环缝的焊接匙孔问题,研究了采用可回抽搅拌摩擦焊接进行匙孔消除的焊接工艺. 在厚板可回抽焊接过程中,搅拌针末端的瞬时空腔问题受体积效应影响将更为显著且更难控制. 研究了不同回抽焊接长度下20 mm中厚板2219铝合金可回抽焊接接头的内部质量、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在焊接速度100 mm/min、搅拌头转速400 r/min的参数组合下,回抽焊接区长度为200 ~ 500 mm时,可获得无内部缺陷的可回抽搅拌摩擦焊焊缝;回抽焊接区接头横截面上存在2个焊核,靠近焊缝上表面的焊核大小随着回抽过程不断减小;一次焊接、重复焊接和可回抽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依次降低,且可回抽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随着回抽距离的增长而有所提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回抽距离500 mm为较优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45.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学性能损失,焊缝耐腐蚀性能:WNZ>HAZ/TMAZ>BM。越靠近焊核中心,受热的作用越大,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提高了基体中Cu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宏观区域的电偶腐蚀造成母材形貌发生较大变化,游离态的Cu2+得到铝基体腐蚀溶解产生的电子析出,加剧腐蚀,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热影响区与热机械影响区腐蚀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46.
针对5.4 mm厚度2219铝合金,开展了浮动式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试验及工程化应用研究,采用低转速、高焊速的工艺参数,获得了成形美观、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及X射线检测均满足航天行业相关标准一级焊缝的要求,接头平均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性能的70%以上,断后伸长率达到6.5%以上。焊接接头均为45°剪切韧性断裂,塑性良好。整个焊缝截面呈上、下宽,中间窄的细腰形,焊缝两侧热力影响区为抛物线轮廓,未出现焊核凸出现象。在前期大量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该技术在运载火箭贮箱焊接生产上的工程化应用,成功完成了某型号燃料贮箱筒段纵缝的焊接,焊缝顺利通过了常温液压及液氮低温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