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甜叶菊糖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丹  郝再彬 《化学工程师》2005,19(4):23-24,41
基于在NaOH碱性介质中,Fe(CN) 3 -6可以直接氧化甜叶菊糖苷产生强的化学发光这一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直接化学发光测定甜叶菊糖苷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甜叶菊糖苷的线性范围为0 .0 5~10mg·mL-1,其回归方程:y (峰面积) =36 0 .8x(mg·mL-1) +2 86 .3,r=0 .994 1,检出限为0 .0 5mg·mL-1。对5mg·mL-1甜叶菊糖苷溶液连续测定,每次得4个峰值,重复7次,相对标准差为1.7% ,回收率为98%~10 8%。该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甜叶菊叶片中糖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2.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氯化钠,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的初始pH为7~7.5;ZwA的最适合成条件与之相同,但是其最适初始pH为8.0;菌株在4000lux下发酵40h时繁殖量最大;杀虫晶体蛋白积累量在4000lux下发酵55h时最大;黑暗条件下ZwA的积累量较2000lux光强下的大。  相似文献   
23.
郝再彬  苍晶 《中国乳品工业》1992,20(3):120-121,119
牛磺酸是非蛋白质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胆汁、乳汁和某些低等植物中。它在人神经系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已将其作为添加剂应用在软饮料和婴儿食品中。本文对牛磺酸发现,化学特性,代谢机制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抗生素用于植物保护具有选择性强、与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以抗生素代替化学农药来防治植物病虫草害,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抗生素一般由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含量很低,且发酵液中杂质很多,分离纯化极为困难,制约了抗生素在植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就抗生素的种类、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酸橙内生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028几丁质酶的基本酶学性质,采用离心、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对菌株Bt028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考察该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催化动力学参数等性质。结果表明,Bt028菌株发酵液经离心、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分离纯化后获得电泳纯几丁质酶比活力为681.78 U/mg,纯化倍数为3.21,回收率15.5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65 kDa。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为6.5,在温度低于60 ℃、pH5.5~7.5时有较好的稳定性;Mg2+、Ca2+、Hg2+、Co2+对该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而Cu2+和Fe3+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浓度的甲醇、乙醇、正丙醇和二甲亚砜使酶的活性增加,但当浓度继续增大,反而会抑制酶的活性;丙酮对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而甲醛对几丁质酶有抑制作用。在最适催化条件下,几丁质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酶的转换数Kcat分别为29.533 mg/mL、108.696 μmoL/(L·min)和0.527/min。研究结果可为该酶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6.
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方法考察AB-8、H-103、X-5、NKA-9、S-8等五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并采用磷钼酸盐体系、DPPH自由基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邻菲萝啉体系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腥草总黄酮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其静态吸附容量为56.27 mg/g,最佳解吸溶剂为70%乙醇,解吸率为96.45%,产物中总黄酮纯度为60.98%,为纯化前的4.06倍.经纯化后的鱼腥草总黄酮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其总抗氧化性能强于BHT,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SC50值分别为12.0μg/L、14.4μg/mL、12.8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