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厂近十年来在检验中发现,一些优质航空厚壁无缝钢管的低倍试片经酸蚀后,靠近钢管外壁有一黑色孔洞,从外形看有闭合状(不与钢管外壁相通),也有开放状(与管壁外表面外折相连),见图1。因该缺陷引起的报废率达3.75%,损失约37万元。为此列出科研课题,经过反复分析,模拟试验,找到了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为了探讨这种缺陷的特征,将带缺陷的试 相似文献
12.
1977年初国家给我厂下达用D6AC研制593×25毫米特大口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管的课题任务,在兄弟单位的协助和支持下,先后冶炼了D6AC(真空电渣)和D6AE(常压电炉+电渣)钢锭,成功地进行了轧管、扩管工艺,并进行了工艺 相似文献
13.
14.
以电镀Zn–Ni合金钢为基体进行电泳涂装,以研究其涂装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扫描电镜(SEM)、光学轮廓仪(OP)、X射线衍射仪(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相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电位-时间曲线测量,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根据汽车板的性能要求,检测了Zn–Ni合金镀层表面电泳漆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Zn–Ni合金镀层的Ni质量分数为12.30%,呈单一γ物相Ni2Zn11结构,但表面不够平整、致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平衡常数为2.0 m2/(g·s),平衡状态时的膜重为3.03 g/m2,决定系数为0.79,磷化膜均匀致密;电泳漆膜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抗石击性和耐湿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17.
利用碳萃取复型技术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0~90 s)磷化处理后TBF980冷轧连退钢表面氧化物的组成、形态及晶体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钢表面氧化物主要由薄膜状非晶态SiOx以及MnSiO3单晶颗粒组成。随着磷化时间的延长,表面氧化物数量减少,硅、锰元素含量显著降低,但是当磷化膜完全覆盖试验钢表面时,磷化膜与基体之间仍然存在一层氧化物。在磷化过程中,大部分非晶态SiOx薄膜先断裂再卷成球形,并在磷化液的作用下脱离试验钢表面,小部分保留在磷化膜与基体界面处;MnSiO3单晶在磷化液的作用下先转变成非晶态SiOx与MnSiO3纳米晶的复合颗粒,再完全转变成非晶态SiOx。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不同先进高强钢表面氧化物形貌、成分及含量对胶接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本研究采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高强钢表面形貌,通过金相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其显微组织及物相,采用直读光谱仪、辉光光谱仪(GD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高强钢表面特征元素及氧化物种类。结合接触角测试对比不同高强钢表面润湿性,并分析总结高强钢表面成分对胶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DH780表面以膜层状Al基氧化物为主,DP980、DP1180以及CP1180表面以Si、Mn、Cr颗粒状氧化物为主。其中DH780的表面润湿性最差,自由能最小。CP1180钢表面具有最少的氧化物含量及最小的颗粒尺寸,其表面润湿性最好,表面自由能最高。DP钢随强度提高,表面氧化物含量增加,润湿性降低。对于同种焊装胶,DH780胶接剪切强度最小,CP1180剪切强度最大。结论 高强钢表面氧化物富集对表面润湿性及表面自由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Al基氧化物的存在会明显降低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一方面是氧化物导致表面自由能降低,黏附功下降,另一方面氧化物会阻止胶中极性基团与基体表面形成强化学键,而更多地形成氢键。Al基氧化物由于呈薄膜状覆盖于高强钢表面,故对胶接性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微观组织、镀层厚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不大于 900 ℃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加热温度大于 900 ℃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50~930 ℃,保温时间为 4、8 min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微观组织在模具淬火冷却过程中均转化成为马氏体。在相同加热温度下,铝硅镀层热成形钢合金层的厚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加热温度升高至 930 ℃ 时,镀层因氧化而挥发严重,导致镀层变薄,所以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30 ℃ 以下。保温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增加导致元素扩散显著,聚集的硅元素含量和面积由于其不断向四周扩散而降低。同时铁元素大量扩散到镀层中,镀层中铁元素含量增加显著。高温下,镀层发生明显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促进了微孔洞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