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研究C8 芳烃在无粘结剂疏水硅沸石吸附剂S -Ⅰ上液相吸附的相平衡。对二甲苯对乙苯与邻二甲苯的选择吸附分离系数分别为 7 95和 10 4。筛选出六种与吸附剂相匹配的脱附剂 :苯、甲苯、丁苯、一氯苯、对二乙苯、对二氯苯。C8芳烃与脱附剂单组份液相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Langmuir吸附 ,由此测得了它们的饱和吸附量。对多组份溶液的竞争吸附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疏水硅沸石吸附分离混合二氯苯静态液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国清  龙英才 《石油化工》2001,30(2):121-125
在无粘结剂疏水硅沸石S -Ⅰ吸附剂上研究混合二氯苯液相吸附平衡。对二氯苯对邻二氯苯的选择吸附分离系数为 12 3。筛选出五种与吸附剂相匹配的脱附剂 :苯、甲苯、乙苯、一氯苯、对二乙苯。二氯苯异构体与脱附剂单组份液相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Langmuir吸附 ,并测得饱和吸附量。对混合二氯苯的液相竞争吸附行为进行了考察。S -Ⅰ吸附剂不吸附间二氯苯 ,对二氯苯对邻二甲苯的高选择性与吸附剂的结构特征有关。S -Ⅰ吸附剂在液相吸附分离使用中不需控制水含量 ,且可活化再生。  相似文献   
13.
二乙苯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目前分离二乙苯的几种主要方法,重点评述了吸附分离法。指出高效、节能的分子筛吸附分离法是分离二乙苯的最佳选择,简要介绍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生产工艺及应用进展(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叙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工艺,同时介绍了二氧化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CO/H_2合成低碳烯烃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提出了以Fe3(CO)12为母体制备高担载量、高分散CO/H2制取低碳烯烃催化剂的方法,即分布回流浸渍法。用XRD等表征,尽管Fe含量高达11%(mass),但它在载体表面仍处于高分散状态。同时考察了脱羰基温度、不同Fe含量、不同载体对制备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以Y分子筛为载体、Fe含量5.4%(mass)、300℃脱羰基比较适宜,ZSM-5是一种优良的载体,以其制备的催化剂对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99.8%  相似文献   
16.
综术了氯甲苯异构体的合成,分离有应用,重点评述了目前氯甲苯精细化工发展的“瓶颈”-混合氯甲苯的分离,指出高效,节能的分子筛吸附分离法是实现氯甲苯异构体的分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供给侧改革,是国家着眼于我国经济转型提出的重大举措。我国"十三五"规划方案将供给侧改革纳入其中,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将一改以往增大供给、放大需求的需求侧刺激为主的增长路径,将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抓手"。对于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压力、产能过剩尤为严重的磷复肥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显得尤为重要。1供需错位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磷复肥行业亟须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8.
二氯苯异构体的合成,分离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二氯苯三种异构体的合成、分离及应用,重点评述了目前二氯苯精细化工发展中的“瓶颈”-混合二氯苯的分离。指出高效、节能的分子筛吸分离法是实现二氯苯异构体分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丁烯在FER沸石上异构化催化制异丁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镁碱沸石的合成及其在正丁烯骨架异构催化制异丁烯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反应机理作了简要讨论。重点评述了Mobil公司和Shell公司丁烯异构催化过程的专利文献。指出镁碱沸石是一种高效的直链烯烃骨架异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