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了联醇生产的热回收现状,介绍了带前置锅炉联醇合成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十几套不同规格生产装置的使用,证明该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内中小型合成氨企业联产甲醇降低能耗及对反应热进行合理回收的要求,生产1t甲醇可回收低压蒸汽1000kg左右,吨甲醇生产成本降低6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技术及研究成果,传统技术包含微球烧结法、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快速成型法等;超临界技术包括超临界CO2发泡法、超临界CO2乳剂制模法、超临界CO2静电纺丝法、超临界辅助相分离法、超临界CO2溶剂去除法、离子液体聚合物混合干燥法等.重点评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组织工程用三维支架制备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翟建华  郭彦书  王泰升 《化工机械》2001,28(5):263-264,258
通过对真空及外压设备设计方法及GB1 5 0 98给出的常用工程材料机械性能的分析 ,对真空设备筒体壁厚的初值估算进行了研究 ,得到其初值估算式为 :δe/Do=K(1 /E) 1/3 。还对钢制真空设备在相同材料及温度下所能承受外、内压力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得出一般情况下设备的径厚比为 1 0 0~ 1 1 4时 ,其内压承载能力是外压承载能力的 1 0~ 2 5倍 ,并给出了工程常用材料的壁厚估算图 ,本结论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板式塔设计过程中负荷性能图调整方法的分析 ,提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调整的优化方法和优化过程。通过对目前板式塔设计过程中负荷性能图调整方法的分析 ,提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调整的优化方法和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型垂直筛板甲醇精馏塔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成  郭彦书 《小氮肥》2003,31(11):1-3,6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对圆筒形容器的开孔应力集中及满足强度要求的接管最小壁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孔造成的应力集中系数处在3~10之间,并随着开孔直径d和简体内径D的增加而增加;通过采用不同路径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传统的分析路径偏于保守,标准GB150-2011推荐的应力评定路径分析结果更接近生产实践,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可靠地用于圆筒形容器的开孔设计。  相似文献   
17.
高忠大  郭彦书  刘庆刚 《化肥工业》2011,38(1):21-23,30
基于对脱碳再生塔失效现状进行的调查,运用常规设计和分析两种设计方法,分析了该再生塔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脱碳再生塔球冠形中间封头形状的调整,给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心裂纹板试样及TS4-12MC电阻测量片测定了X60材料埋弧焊焊缝在空气和不同浓度H2S水溶液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于疲劳过程的复杂性,试样工作区域又在焊缝处,所以试验的最终结果具有一定分散性。试验结果表明,H2S水溶液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明显比空气中的快,并且有随着H2S溶液浓度增加而变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柴油机功率的不断提升,柴油机的热损伤事故时有发生,活塞冷却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针对不同形式的活塞冷却油腔结构对传热效果的影响开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圆形、椭圆形和水滴形三种冷却油腔截面形状在不同转角、柴油机转速和曲轴行程条件下进行壁面平均传热系数分析,结果标明水滴形油腔的冷却效果最优,因此在柴油机活塞结构设计时,应选用水滴形冷却截面油腔结构。  相似文献   
20.
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对表面硬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材料表面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在表面层形成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激光束的直径、移动速率、功率等对表面淬硬层深度及硬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光斑直径和扫描速度不变时,表面最大硬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存在一个最佳功率值;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淬硬层的深度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两道扫描路径之间的搭接区域硬度较小,且存在较小的残余拉应力,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