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 在化工行业职工所接触的化学物质中,有些毒物(如苯)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后,即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有些毒物(如三硝基苯、砷、汞、四氯化碳、DDT、二硝基苯等)则偶而抑制骨髓造血机能。骨髓抑制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是先发现为白细胞减少,接着是血小板减少,最后是红细胞减少而造成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在接触这些有毒物质的化工行业职工中,白细胞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疾病。我们以食用明胶为主体,适当调节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配成EG合剂,  相似文献   
22.
测量T颗粒厚度一直采用投影,复形制样,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间接测量法测得。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摄T颗粒厚度的一种简易方法,并介绍了这种电镜样品的制备及利用扫描电镜的倾斜角效应拍摄能反映微粒空间立体形状和丁颗粒厚度的照片。  相似文献   
23.
本工作应用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碘含量的八面体核壳孔剂。测定了它们的光吸收,离子电导(介电损耗法)、光电导(微波光导法)和感光性能。结果表明:乳剂微晶体的光吸收和离子电导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光电导也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光电子表减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光电子半衰期在碘含量为5mol%时为最大。在相同的化学敏化条件下,乳剂的感光度随碘含量增加而上升(碘含量0—12.5mol%)。  相似文献   
24.
25.
应用双注仪制备了碘含量为30 mol%的碘溴化银乳剂微晶体,然后采用二次乳化法形成外壳,制备出核壳比分别为1:1,1:2,1:3,1:4的一组核壳乳剂。采用X射线能谱法对乳剂单个颗粒进行微区成份分析,证明乳剂微晶存在富碘核与贫碘壳,且随核壳比的增加。颗粒外缘碘离子浓度减小;应用UV-240紫外可见光度计和微波光导仪测定了乳剂微晶的光吸收和光电导。测量结果表明,由于碘含量减小与颗粒直径增加两因素的影响,乳剂的光吸收能量大致相同;随核壳比的增加,乳剂的光电导估号上升;当核壳比等于1:3时,光电子寿命最长。对乳剂的感光性能与上述各种性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铈组轻稀土离子La~(3+)、Ce~(3+)、Pr~(3+)在碘溴化银照相乳剂中掺杂,将影响该乳剂的感光性能。La~(3+)的表面掺杂导致乳剂减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La~(3+)的加入使乳剂相对吸收光能量减低,对卤化银光解产生不利影响;Ce~(3+)的体相掺杂使乳剂增感,可归因于Ce~(3+)在碘溴化银中起到了深化电子陷阱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潜影形成与集中;Pr~(3+)则无论是体相掺杂或表面掺杂都具有提高乳剂感光度和反差的作用,但体相掺杂较表面掺杂还有降低灰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照相乳剂中Sn(Ⅱ)离子掺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在制备天文干版的碘溴化银乳剂中,Sn(Ⅱ)离子的掺杂效应,实验表明:在一成熟阶段往乳剂中加入微量Sn(Ⅱ)离子后,无论是0.05秒曝光或较长时间曝光,其感光度均有提高,灰雾则降低。另一方面,乳剂低照度互易律失效程度也由于微量Sn(Ⅱ)离子的掺入而减小,其程度与Sn(Ⅱ)离子掺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