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工业 | 3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48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泌阳凹陷的油气藏在时空分布上明显受到新生代构造的控制。主控断层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明显,铲式断层上盘的半地堑有比较稳定的沉降中心,控制烃源岩演化与生烃洼陷分布,为周边构造带提供了丰富的油源。大量实例证明,泌阳凹陷主要砂体大多发育分布在变换构造控制区内,尤其是核三段的8个砂组,特征更加明显,其主力砂体均分布在变换构造发育区,变换构造控制了储层的分布;该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的4个阶段,分别对油气运移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从而形成了泌阳凹陷阶梯状和单向垂向运移2种油气运移方式;伸展构造控制了圈闭的形成,为油气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构造作用使各成藏要素紧密联系,易于形成有利成藏组合,最终形成有利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27.
为探索川东南平桥地区构造作用对常规和非常规气藏成藏过程的动态控制作用及差异,基于地震、地质和包裹体等资料,根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系统剖析了该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常规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动态成藏过程及构造对两者影响的差异性,建立了典型常规—非常规油气连续聚集耦合成藏模式。平桥地区位于川东南SE-NW前展式递进变形带中,受多套滑脱层和江南—雪峰造山带联合控制,发育断展构造和背冲构造。平桥背斜构造形成于燕山期。中燕山期,受江南—雪峰构造体系前展式扩展影响,研究区发生NE向强烈断褶作用。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川中隆起阻挡和青藏高原隆升使平桥背斜不断抬升;寒武系筇竹寺组和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在早燕山期及以前主要经历了长期的埋藏生烃,中燕山期构造变形扩展至研究区,常规气藏储层(洗象池群)、盖层、油气圈闭及运移均受到影响,气藏保存条件较差。非常规气层被改造成为背斜构造,页岩气向背斜核部聚集,整体保存条件较好。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地层隆升泄压,两类气藏保存条件继续变差。因此,构造作用对常规气藏和非常规气藏成藏控制差异体现在控制方式和改造时间上:中燕山期侧向供烃是常规气藏成藏的关键;晚白垩世构造活动改造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影响了页岩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28.
长岭断陷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储层发育。火山岩储层不受埋深限制,在深断陷具有良好储集能力,高孔低渗、低孔高渗特色明显;储集空间类型以气孔、溶蚀孔隙及与裂缝的组合为主,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储层类型以双孔双渗为主,少数具有似均质渗流等特征。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有利相带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淋滤及溶解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发育在断裂带附近构造高部位的火山机构成藏条件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29.
30.
长岭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位于松辽盆地中南部的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发育,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对其勘探潜力的分析结论关系到下一步的勘探决策。为此,对该区火山岩气藏储集条件、圈闭条件、烃源潜力以及成藏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长岭断陷火山岩纵向上多期叠置,发育有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储集空间,形成了随地质演化而逐渐发育的独具特色的火山岩储集体;火山岩体与基底大断裂和围岩在特定的构造背景上相互配置形成了火山岩岩性圈闭、火山岩与构造复合圈闭;深层具有多种烃源条件,为火山岩储集体提供了丰富的烃源;火山岩储层与多套烃源岩交互发育,形成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生、储条件配置有利,具备形成以火山岩气藏为目标的大中型气田的条件,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