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体制的逐渐深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各项独立教学体系开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学结构。《电子技术》课程作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该方向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对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思想着手,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将院校教学改革措施层次化、具体化,望为今后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低渗透油藏早期试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资料中,早期资料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对这类资料尚无成熟的解释方法。通过对早期资料特征的研究,认为对早期资料校正的关键是对续流效应的校正,据此提出了新的早期资料解释方法及相应的表皮系数计算公式。该方法能同时对续流和表皮效应进行校正,从而达到正确解释早期资料的目的,它具有如下特点:①可解释低渗透油藏由于测试时间不够未出现径向流的试井资料;②用于低渗透油藏待测试井的试井设计,可缩短测试时间;③提高试井资料解释率和解释结果的精度;④可较大幅度地缩短关井测试时间,从而降低试井成本,减少关井的产量损失,提高低渗透油藏的试井工作效率。应用表明,该方法实用性、通用性较强,较好地解决了早期资料的解释难题。图3表1参7(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53.
变质核杂岩带是一类重要的地质现象。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解剖,发现了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变质核杂岩带的存在。该变质核杂岩由深变质的核部、韧性流变的中间层与不变质的盖层组成,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研究认为该变质核杂岩的隆升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营城期,是营城期同构造岩浆的强烈侵位与区域伸展作用的共同产物;其形成机制可能是晚侏罗世造山运动结束后,由于早白垩世开始的造山带伸展垮塌及山根拆沉作用引发的地壳减薄与岩浆活动及区域性的大规模伸展拆离作用,形成了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断陷群与变质核杂岩带。根据其对所在地质构造带油气成藏的影响分析,认为它对龙凤山油气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4.
冲断带物理模拟实验的现有模型无法模拟完整变形带,不完全符合中国复合陆内冲断的构造背景。通过设计具有横向、垂向流变差异的"挤压-碰撞"模型,模拟了冲断结构的分带特征和过渡带内逆断层演化。几何学分析表明,改进的实验模型可以模拟完整的变形带,从腹陆向前陆依次为厚皮带、过渡带、薄皮带,分别对应造山带、冲断带和盆地;断层的发育规律方面,实验模型与地质模型亦具有较好对应关系。运动学分析表明,过渡带内逆断层的演化经历了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3个阶段,但有无滑脱层会造成逆断层的演化有所差异。横向上断层发育规律分析表明,初始破裂角小和演化时间短是冲断带内前缘逆断层倾角小于后缘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5.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对火山岩储层微观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初步研究其形成机理。将火山岩储层形成划分为2个阶段:初始成岩作用阶段和成岩后生作用阶段。初始成岩作用形成原生孔隙;成岩后生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构造作用贯穿成岩的全过程,形成原生和次生各类各级别的裂缝;深部热液及生排烃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明显。多期大规模构造运动是火山岩地层成为优质储层的主要动因。深部大量发育的优质火山岩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6.
南襄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平衡剖面原理和沉降史分析方法,对南襄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襄盆地经历了白垩纪基底差异裂陷、晚白垩纪-早新生代基底差异反转拗陷、古近纪玉皇顶组-核桃园组沉积时期基底差异裂陷、古近纪廖庄组沉积时期基底差异反转拗陷及新近纪基底整体拗陷5个演化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盆地沉积层序及生储盖层的发育,为油气运聚提供了动力来源,而构造变形的分带性是盆地内各凹陷油气分布与富集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对比分析认为,泌阳凹陷古近系玉皇顶组是今后勘探应当重视的新层系。  相似文献   
57.
大安断裂是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内的典型正反转构造。为探讨大安断裂正反转构造成因机制,本文主要采用地震解释方法,分析大安断裂正反转构造形态特征,发育、发展过程,及先存构造对正反转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认为,大安断裂正反转构造在动力学机制上属于主动反转构造,在形成机制上属断层型反转构造,先存构造的发育、发展决定了正反转构造的演化。在大安断裂正反转构造前期拉张下沉过程中发育了沙河子组、火石岭组优质烃源岩,在其后期挤压隆升时,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圈闭,并与油气大量生成运气相匹配形成了油气藏,证实了大安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藏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8.
火山岩是松辽盆地断陷期盆地充填的主体,其年龄的精确标定是认识盆地裂陷启动时间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系统采集了长岭断陷20件火山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原定火石岭组的火山岩形成于110~119 Ma,应划归为营城组一段;原定营城组的火山岩形成于100~109 Ma,应划归为营城组三段。所选火山岩样品鉴定为安山岩、粗面岩、流纹质凝灰岩和流纹岩;在TAS图解中落入流纹岩、粗面岩以及粗面英安岩区域。两个年龄区间的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铕负异常和稀土配分曲线都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斜型,进一步暗示了二者的亲缘性。作为松辽盆地南部最大的深层构造单元,长岭断陷的火山岩地层序列需要重新厘定;松南地区火山-裂谷作用起始于早白垩世晚期而非晚侏罗世,相应的盆地构造-沉积史和油气形成演化史也需要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9.
对长岭断陷腰英台—查干花地区营城组主要探井油田水常规化学组分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区NaHCO3型水占总样品数的80%,CaCl2型水主要分布于YS1和YS2井区;ρ(HCO3-)、总矿化度、脱硫系数等参数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匹配性,矿化度高值区对应脱硫系数低值,反映地层封闭性好、水交替作用缓慢,有利于油气聚集及保存.钾含量高可能是储层储渗性能好的一个标志,钡含量较高则反映了其地层处于较强的还原环境中,可能具有更为有利的天然气保存环境.结合该区构造活动的影响,表明根据油田水水文地质特征能有效地判断油气储集和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60.
长岭凹陷深层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岭凹陷深层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其油气成藏受多种因素制约,对其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是下部勘探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以往勘探成果的分析认为基底断裂的主控作用明显,不仅控制了二级构造带和大型隆起、背斜构造的形成和分布,同时控制了该地区两大类油气藏即断层-岩性油气藏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火山岩储层是深层的主要储层,是深层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深层成岩作用使砂岩储层和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分异明显,降低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却保持了火山岩储集体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