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7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克雷伯杆菌微胶囊化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高压微胶囊成型装置制备克雷伯杆菌NaCS-PDMDAAC微胶囊生产1,3-丙二醇.考察了PDMDAAC浓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及推进速度、电压、针头内径对微胶囊直径的影响.摇瓶条件下,微胶囊细胞连续发酵10批,粒径2.5 mm的微囊得到最大1,3-丙二醇浓度为13.38g/L,发酵时间从游离培养的34 h缩短为19 h,最大生产能力为0.60 g/(L·h),比游离细胞提高2 56倍.  相似文献   
42.
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 PSS 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传输线有功功率变化作为暂态能量振荡阶段的判断依据,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系统为例,针对电网传输线三相短路故障和区域内同步发电机输入功率小扰动两种情况,对采用模糊附加阻尼控制时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SS附加阻尼控制和无附加阻尼控制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风电机组有功或无功功率环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同时表明基于无功功率环的模糊附加阻尼控制不仅能更好地抑制传输线有功功率振荡而且又能减小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矩的波动。  相似文献   
43.
介绍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监理Ⅰ标的工程项目、结构类型、合同工期及投资情况。  相似文献   
44.
农业废弃物木质纤维素化学组成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常见的22种农业废弃物,采用碱抽提和醇沉方法分离得到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并对半纤维素进行酸水解处理得到单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糖组成成分,建立农业废弃物中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及半纤维素中主要单糖(术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数据库,为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还对半纤维素碱抽提步骤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5.
木糖醇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生产木糖醇的发酵方法,并对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菌种选育、发酵机理及工艺条件优化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6.
运用遗传算法,利用莫格假丝酵母由木糖生产木糖醇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40个实验样本完成了6种培养基成分、50个浓度水平的优化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优化培养基成分含量,取得更好的发酵效果.按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由50g/L木糖获得了29.7g/L木糖醇,理论转化率为65.1%,比优化前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47.
陈佳璐  陈国  赵珺  陈宏文 《化工学报》2012,63(4):1175-1181
利用共沉淀法结合高锰酸钾氧化制备所得表面羧基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吸附于罗伊氏乳酸杆菌表面,在磁场协助下实现细胞的固定化。吸附机理分析表明小尺寸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是磁性纳米粒子与细胞之间的主要作用。分别考察了菌体/磁性粒子质量比、pH、温度、时间等对固定化罗伊氏乳酸杆菌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条件为菌体与磁性纳米粒子相对质量比为2.25,在pH=3、温度25℃的条件下固定化0.5 h,可实现91%的细胞固定化。最后,对固定化后的细胞进行再培养,与游离细胞相比,两者表现出类似的代谢特征,证实细胞经固定化后仍具有活性。因此,羧基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可成功用于细胞固定化,在不影响细胞活性的情况下,通过磁分离实现细胞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48.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木糖醇发酵液的脱色过程 .借助均匀设计法确定人工神经网络的隐层神经元数、学习速度、动量因子 ,构建一个能很好地用于预测、优化木糖醇发酵液脱色过程的三层 5 6 2的网络模型 .  相似文献   
49.
王金良  陈宏文 《食品科学》2010,31(11):202-205
建立以乳清酸核苷-5'- 磷酸脱羧酶基因(pyrG)为选择标志,以米曲霉为宿主菌的同源转化系统。以米曲霉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 扩增获得pyrG 基因,将该片段与表达载体pMD18-T 相连,转化大肠杆菌DH 5α,经蓝白斑筛选、PCR 快速筛选、酶切和测序验证,获得重组质粒pMD-pyrG,完成pyrG 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米曲霉KBN616 的pyrG 基因编码序列的同源性为99.9%,两者经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6%。以米曲霉 pyrG 营养缺陷株为受体菌,通过PEG/CaCl2 诱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该受体菌,使米曲霉pyrG 缺陷株发生基因转化,成为pyrG+,由此成功建立了以pyrG 为筛选标记基因、同型米曲霉pyrG 基因缺陷株为受体菌的基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50.
2009年6、11月和2010年4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枯和平水期)对赣江流域一级支流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袁河流域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5纲12科,其中寡毛类4种,蛭类1种,腹足类5种,瓣鳃类4种,水生昆虫类3种.袁河底栖动物3期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分别为1 762.29 ind./m2和982.37 g/m2,密度上摇蚊占优势,生物量上铜锈环棱螺占优势.不同水情期现存量也存在差异,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比丰水期、枯水期的大;丰水期的密度比枯水期的大,而生物量却比枯水期的小.袁河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摇蚊、铜锈环棱螺、河蚬和方格短沟蜷.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表明袁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季节性变化,且下游多样性比上中游复杂;Shannon-Wiener指数和FBI指数的结果表明袁河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