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为例,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以海拉尔曲流河现代沉积的4种典型模式为指导,在地震剖面上分析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地震响应模式;由于常规分频解释技术受限于短时窗,为此,在地震数据分频计算中引入小波分频变换算法,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数据体转换为频率域数据体,应用“基于小波分频变换的RGB属性融合技术”识别点坝边界、内部废弃河道及物性变差带,精准预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展布特征;首次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建立了古河道内部单一侧积体长度、宽度与河流满岸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为西部斜坡区稠油开发提供了精准的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废弃河道在平面上呈“S”形,平面上精细识别出与现代曲流河沉积对应的4种典型模式,完成了萨Ⅰ1废弃河道精细识别和平面组合;应用废弃河道和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井位部署197口,其中99口直井成功率为100%,98口水平井平均钻遇水平段426 m,水平段含油砂岩钻遇率为92.6%,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规模部署近百口开发水平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