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综述了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分离的研究进展,包括中空纤维支撑膜的制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的工业应用和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传质特性等几个方面,对这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反萃预分散支撑液膜技术回收电镀废水中铬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D2EHPA)-煤油-盐酸萃取-反萃体系,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作支撑膜,通过反萃预分散中空纤维支撑液膜(HFSLM-SD)技术处理含铬离子的电镀废水.考察了反萃取剂种类和浓度、跨膜压差、体积流量,组件装填率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当盐酸浓度为1.0mol.L-1,跨膜压差为0.053MPa,原料液体积流量为.4.0L·h-1,反萃取液体积流量为3.0 L.h-1时,连续运行5 h,铬离子的萃取率可以达到96%以上.通过对该过程稳定性的研究,发现有机相能够稳定保持在支撑膜孔中,铬离子萃取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3.
纳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正在受到广泛关注.而纳滤膜的筛选与膜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应用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纳滤膜种类繁多、对溶质截留范围宽、分离机理复杂等多变因素决定了纳滤膜系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模式,而不是简单模拟反渗透膜系统.选择NF270芳香族聚酰胺材料纳滤膜为例,论述了不同类型的无机盐溶液在不同压力、流量、盐度、温度、pH值等条件下,浓差极化因子对商品化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并与反渗透膜性能变化规律和系统设计进行对比,给出了此类纳滤膜在一定盐度进水条件下的合理化设计建议:1)设计压力与进水盐度无关;2)系统回收率与流程长度无关;3)盐的截留率只取决于系统收率.试图为纳滤膜选择及纳滤膜系统设计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出完整的纳滤膜系统设计新模式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4.
制备了端羟基聚丁二烯-聚氨酯(HTPB-PU)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聚氨酯(HTPB-VTES-PU)两种聚氨酯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征了两种膜的结构,结果发现,HTPB-PU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其膜具有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结构;HT...  相似文献   
65.
凝胶浴温度对PVDF膜的对称结构及晶型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得到开放性网络状对称结构的PVDF膜。分别考察不同凝固浴温度对膜结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较高时,溶剂与非溶剂的扩散传质速度也较快,有利于形成α晶型的PVDF晶体。温度较低时,成膜较慢,PVDF大分子在极性的凝胶浴中有足够的时间由非极性的α晶型扭转形成极性的β晶型。而β晶型的PVDF由于H、F均匀分布在碳链的两侧,分子呈极性,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吸附。当磷酸三乙酯(TEP)凝胶浴温度为20℃,纯水凝胶浴温度为8℃时,所制备的膜以β晶型为主,蛋白吸附量高达160μg/cm2。  相似文献   
66.
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膜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纯化生物分子的新技术,综述了31 篇文献,概述了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膜分离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螯合剂的选择原则,研究了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7.
亲和膜分离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红  钱骅  陈欢林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93-96,109
亲和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兼有膜分离和亲和色谱的优点,可以有效地进行生物产品的分离和纯化.本文介绍了亲和膜及其分离特征、国内外亲和膜分离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展望,为我国亲和膜的发展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8.
针对无载体膜分离烯烃/烷烃选择性差的状况,制备了Co2+固载促进传递膜,研究了固载量、阴离子种类、料液温度及料液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等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较佳固载量([Co2+]/[-OH])是0.75;应优先选用尺寸较大且与Co2+之间的离解能较小的阴离子;料液温度升高,膜的渗透通量增加,分离因子下降,但渗透通量和料液温度之间不符合Arrehenius关系;料液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增大,膜的渗透量增大,分离因子下降。  相似文献   
69.
叠合式平板亲和膜吸附生物分子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吸附动力学方程和吸附质量平衡方程,提出了叠合式平板亲和膜吸附生物分子的动力学模型,采用Cfrank-Nicholson有限差分隐解法求解联立方程组,考察了弥散系数、进料浓度、吸附反应正向结合速率常数、膜厚、配基浓度以及流速对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并用溶质回收率和配基利用率两个参数对吸爱曲线的操作效果进行一的表征。用文献报导的实验结果对模型的验证表明,法无因次流出浓度小于0.4时,实测结果与模型预  相似文献   
70.
5-异氰酸酯-异酞酰氯(ICIC)作为一种关键功能单体可用于制备耐污染的聚酰胺-脲复合反渗透膜。采用反加料方式,以5-氨基-异酞酸为基本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酰氯化剂三光气(BTC)反应得到中间体5-氯甲酰胺基-异酞酰氯,再经回流得产品ICIC。对合成工艺如加料方式、催化剂组成及溶剂组合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加料方式是确保反应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复合催化剂三乙胺(TEA)/咪唑(Imidazole)的催化效果最佳,而四氢呋喃/氯苯则是反应最理想的溶剂组合。此外,采用红外光谱(IR)、氢核磁(1HNMR)和质谱(MS)分析了产品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