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挤压装备的发展历程、挤压产品的特点及其在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阐述了我国挤压装备迅速发展的现状.尽管我国近年来挤压装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挤压大国,挤压装备数量和挤压力位列世界前茅,然而我们还不是挤压强国.与发达国家的挤压装备技术比较,挤压装备的前沿技术、挤压工艺、模具设计理论和方法、自动控制、模具结构创新和现代化精密加工、产品质量乃至挤压装备的数量以及规格和类型的分布诸方面依然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延伸,对于挤压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挤压机的大型化、智能化、可靠性、设备生产能力极限化以及超高压油泵直接控制是未来挤压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苛刻环境下发动机组件存在严重的固体颗粒(SPE)冲蚀,导致其可靠性降低。为研究多层膜成分及调制周期对膜层冲蚀性能的影响,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弧离子源(MEVVA)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复合离子束沉积技术在AM355基材表面制备交替周期分别为5、13和26的3组CrNx/TimCr1-mN、TiNy/TimCr1-mN多层膜。采用微粒喷浆冲蚀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膜层冲蚀性能、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制备的CrNx/TimCr1-mN、TiNy/TimCr1-mN多层膜结构致密、交替层变化明显。随着交替周期的增加,两体系多层膜的晶面间距减小,抗冲蚀性能得到提高,分别提高了8倍和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金相、SEM和TEM观察,表面粗糙度测试和电化学实验方法,对经过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的国产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材料硬度,表面光洁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是基体中的主要相,当回火温度为650℃时,铁素体变成基体中的主要相,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不锈钢基体组织发生了由回火马氏体到回火索氏体的演变.回火后,材料的硬度降低,当回火温度达到650℃,材料硬度降至22 HRC,其表面光洁度大幅度降低.同时,回火材料的耐点蚀性能低于淬火态材料,且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点蚀电位降低,并在500℃时达到最差.  相似文献   
4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非调质钢发展现状以及其在汽车连杆上的应用;探讨了物理冶金因素和热加工因素对非调质钢强韧化的影响;指明了旨在控制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参数和沉淀硬化效应的控锻控冷新技术。为稳定汽车连杆用非调质钢性能,推动其规模化生产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45.
一种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固相转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乳技术和固体反应方法分别合成了锰的氢氧化物和单质锡纳米颗粒前驱体(直径D≤20 nm).首次将熔盐技术应用于一维蚋米材料的合成,以纳米颗粒前驱体为原料制备了一维纳米结构蚋米棒、纳米线和纳米带;并发现了一维蚋米结构生长的新现象,即蚋米颗粒固相自生长.通过TEM,记录了纳米颗粒前驱体生长的中间体--项链状纳米线.实验分析了熔盐介质、热处理温度和颗粒临界尺寸对纳米颗粒自组织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固相生长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46.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WC质量分数为40%的WC/Fe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WC/Fe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组织、硬度及干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和XRD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存在的物相;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盘试样选用~80μm的Al2O3砂纸,滑动距离约为950m)测量了马氏体耐磨钢和WC/Fe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相对磨损率;用SEM观察磨损形貌,确定WC/F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080℃时,WC/Fe复合材料实现完全致密,WC陶瓷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随着WC/Fe复合材料完全致密化,其硬度及耐磨性能逐渐提高;WC/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远优于马氏体耐磨钢。WC/Fe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在低载荷条件下,颗粒脱离基体造成氧化膜破裂,促使材料表面受损;较高载荷条件下,WC陶瓷颗粒破碎加速氧化膜破裂,加快了材料的磨损。  相似文献   
47.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差热分析、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Al-4.5Cu-0.8M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4.5Cu-0.8Mg铸态组织中存在较严重的枝晶偏析现象,晶界及晶界交汇处有大量Al2Cu相及Al2Cu和Al2CuMg的共晶相,合金经480℃×12 h均匀化处理后,组织中的非平衡相已基本溶解,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320 MPa,屈服强度为246 MPa,伸长率为10.2%,硬度为139.2 HV。  相似文献   
48.
研究新型变形镁稀土合金等温锻造热模拟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变.初步确定该Mg-Gd系合金连续塑性变形过程中变形参数(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等)的范围.结果表明: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较易发生动态再结晶;该镁稀土合金的最佳成形条件范围约为:温度T>573K,且应变速率ε<1s-1;典型变形参数为:623K,ε=0.01s-1条件下,进行变形量为40%的压缩实验.该变形条件下可得到较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组织,晶粒尺寸为30.1μm.  相似文献   
49.
通过改变原H13钢的合金成分,设计了3种新型H13基体钢,采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H13基体钢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较原H13钢更为均匀细小,热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原H13钢的成分进行合理调整后,Si含量提高到了1.5%,Cr含量降低并提高Mo含量,使得新型H13基体钢的回火组织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强韧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叙述了国内外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发展应用现状与趋势,探讨了微合金非调质钢强韧化途径,并从微合金制备工艺的变革、控锻-控冷技术的一切、成本调整及新型F-B和F-M型复相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提出、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微合金非调质钢研究上的运用以及微合金非调质钢制件应用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强韧微合钢的研究会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