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41.
水分是制约煤层气吸附/解吸的关键因素之一,受煤储层多元孔隙结构和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影响,煤-水-甲烷界面作用导致煤层气产出过程中CH4与H2O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立足于水分对煤层气吸附/解吸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前沿认识,从煤储层水分赋存状态、煤-水界面微观作用和水分对甲烷吸附/解吸影响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水分与煤层气吸附/解吸微观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认为煤储层孔隙结构及水分赋存状态复杂。以煤-水界面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为依据将煤储层水划分为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3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水分对甲烷吸附的抑制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且对低阶煤的影响程度严重。水分相态变化成为影响甲烷解吸-运移的核心,水蒸汽分子通过竞争吸附置换吸附态甲烷,液态水在润湿性和毛细管力作用下水锁堵孔、抑制气-水运移。在地面煤层气钻采过程中水分的作用机理随储层温度-压力环境动态变化而变化。针对水分对甲烷解吸作用机理不清、影响界限不明的现状,由此提出了量化储层水分含量及分布特征,增强甲烷解吸与气-水运移,完善甲烷吸附/解吸理论与模型,强化水分激励、促进煤层气增产4方面的科学问题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煤-水界面微观作用在煤层气解吸运...  相似文献   
442.
传统家庭能量管理系统模型多基于预测或场景生成,并通过优化算法进行日前离线优化,但难以解决光伏、负荷等不确定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非预测机制下计及碳交易的家庭能量低碳优化实时管理模型。首先,利用深度Q网络算法对不同类型负荷的动作状态空间进行定义,通过建立智能体避免使用历史数据及概率分布模型等预测机制。其次,在考虑系统碳排放等基础上,以用户电费–碳交易成本及满意度惩罚为目标,构建能量管理模型,并利用智能体与实时环境进行交互,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进行实时求解。最后,在算例分析中通过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及不同模型参数分析,证明了所提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优化性能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3.
在利用注水热交换方式进行高温岩体地热开发过程中,热交换对流通道周围高温岩体会反复经历降升温循环作用,循环温度作用下高温岩体裂缝壁面变形、裂缝导流与岩体传热特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揭示这一复杂过程中花岗岩裂缝渗流特性及强制对流换热规律,在实验室进行降–升温循环(300℃→250℃→200℃→150℃→300℃)作用下流体渗流换热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水注入会诱发高温花岗岩裂隙面损伤破裂,裂缝面粗糙度系数JRC由初始的14.51变化至作用后的21.03,粗糙裂缝面轮廓最大高差ξ由2.2 mm增至3.21 mm,高温岩体导流裂缝随温度变化而变得更为曲折、粗糙度增大。(2)岩体温度由300℃递减至150℃时,裂缝渗透率呈指数型下降,由初始1.63达西降至0.53达西;而岩体温度由150℃增至300℃后,由于岩石基质热膨胀导致裂缝闭合,渗透率进一步降低;随着降–升温循环次数增加,裂缝渗透率整体呈一定程度波动变化,最终使得渗透率明显降低。(3)岩石初始温度高、提高热交换注入水压力,有利于高温花岗岩裂缝对流换热效果;然而随着降–升温循环次数增加,对流热交换作用效果变弱。研究对高温岩体地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