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用异丙醇作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在添加1 mL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制备了MnO2,并与在纯水中制备的MnO2进行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异丙醇水溶液中合成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程度,为α-MnO2和γ-MnO2的混合相,添加异丙醇后改善了样品的微观颗粒形貌,提高了颗粒的分散度.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异丙醇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更好的循环伏安性能和更小的电化学阻抗,其在2 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比电容达到289.56 F/g.  相似文献   
42.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聚丙撑碳酸酯(poly (propylene carbonate),PPC)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采取挤压成膜的方法制备PPC/SPI复合膜,并研究PPC与SPI的质量比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质、不透明性、耐水性(吸水性和水溶性)的影响以及分析复合膜的热特性和结构。结果表明:随着PPC与SPI质量比(1.0∶1、1.5∶1、2.0∶1、2.5∶1、3.0∶1)的增加,复合膜的柔韧性增强,不透明度增加,吸水率成下降趋势,膜的质量损失率显著降低;同时PPC/SPI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稳定、致密均一的结构。  相似文献   
43.
以玉米芯为原材料,通过挤压喷雾处理提高了玉米芯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对提取的玉米芯可溶性糖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挤压处理工艺参数:物料水分含量75%,挤压温度160℃,挤压转速125 r/min,处理后,玉米芯可溶性糖含量由18.84%提高到52.0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经挤压处理得到玉米芯可溶性糖在200℃以下结构稳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挤压后玉米芯结构,可以看出致密光滑的结构变得疏松多孔。  相似文献   
44.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冰状物质,广泛分布于海底和冻土区的沉积物中,资源量巨大,有望成为未来接替能源。在已发现的资源中,有一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位于海底浅表层或裸露于海底,其形成过程和稳定性规律尚不明确。为揭示其稳定性规律,实验研究了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水和白油均能有效溶解石英砂中的甲烷水合物,注水溶解的气水体积比约为2,注油溶解的气液体积比约为10,溶解速率主要受液流-水合物的接触情况影响,随水合物饱和度升高而升高。水/油易在石英砂中窜进,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随后气液比逐渐降低。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海底浅表层或裸露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米糠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米曲霉,研究了液体和固体两种发酵方法生产谷胱甘肤(GSH)的工艺.通过研究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影响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转速.确定了液体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培养转速130 r/min、培养时间2 d、接种量5%;固体发酵生产谷胱甘肤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90%、培养时间3d、接种量5%.  相似文献   
46.
极地的低温环境会使橡胶逐渐变硬甚至玻璃化从而丧失原有的弹性,易导致钻井泵、防喷器等关键钻井设备出现密封失效问题,影响正常生产并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极地钻井关键设备所用橡胶密封材料进行优选。按照国家标准GB/T 528—2009和GB/T 7759.2—2014,在20~–50 ℃温度环境下对橡胶材料进行了单轴拉伸和压缩永久变形试验,将试验数据与多种常见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分析了这些本构模型在低温条件下的适用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分析了–45 ℃温度下处于工作状态的O形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找出了设备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密封失效的位置。分析认为,在低温、小变形条件下,Polynomial(N=2)模型和Ogden(N=3)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橡胶的力学性能;硅橡胶、气相胶、丁腈橡胶在极地环境(–45 ℃)下依然保持优越的密封性能,可以作为极地钻井关键设备用橡胶密封材料。低温下超弹性本构模型的分析和橡胶密封材料的优选,可为我国后续极地钻井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47.
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和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研究了由聚氨酯(PU)与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DZ)组成的混杂材料的阻尼性能.对PU/DZ混杂材料的DMA分析表明,DZ的加入使PU/DZ混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同时阻尼因子明显增大.DSC研究表明,PU/DZ混杂材料中的DZ有3种存在状态.DZ加入量的不同会对PU/DZ混杂材料的阻尼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8.
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β-甘露聚糖酶酶解法与纤维素酶酶解法提高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的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法进一步提高挤压后豆渣SDF含量的最优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酶与底物质量比1∶500,此条件下豆渣SDF含量为(30.10±0.17)%。β-甘露聚糖酶酶解法制得高含低聚糖SDF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 h,酶与底物质量比1:50。将酶解产物经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超滤,将滤出液浓缩干燥后得到的低聚糖粗品得率为37.67%。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低聚糖粗品中有4种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存在,总含量40.31%,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为分子量1 349 Da,其含量为27.65%,根据其分子量进行推测,这可能是一种聚合度为8的低聚糖。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分离低聚糖粗品,分离得到一种主要组分,通过Sephadex G15验证纯度,证明分离得到的组分是单一组分的低聚糖。经计算,得到的豆渣低聚糖含量为3.7 g/100 g(以干豆渣计)。温下整个试验贮藏期间果汁透光率都大于90%,试验还表明壳聚糖对柚子汁的澄清不影响果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9.
曹易  韩轶群  陈野 《包装工程》2024,(10):325-331
目的 大运河的天津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交互一体化的天津大运河活态博物馆系统,丰富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形式。方法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对大运河天津段的文化遗产现状与各类文化遗产空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核密度分析,根据GIS平台的分析结果规划出天津大运河活态博物馆的线下展示空间范围,并对运河文化遗产分布情况进行博物馆式的各主题展区与游览路线的规划设计。基于可视化、数据库与JPS等数字化技术创新构建大运河活态博物馆数字化平台,并针对数字化平台功能模块与数字导览系统的构建方法,分别进行阐释。结论 构建天津大运河活态博物馆系统,不仅能够丰富大运河天津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形式,还可以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导览系统设计提供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50.
三峡水库运行后,下泄泥沙量减少明显,对下游营养物质的连续传输产生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天然河流水沙条件下悬浮泥沙对磷的吸附过程,并利用Langmuir吸附公式对颗粒磷浓度与含沙量和溶解磷浓度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泥沙对磷的吸附量与温度成正相关性、与粒径呈负相关性;三峡工程运行后近10a,长江中下游输沙量和颗粒磷通量减少幅度达到90%;预测未来20 a长江中下游颗粒磷通量仍远低于建库前水平。针对三峡水库拦截泥沙和营养物质的问题,提出了三峡坝前挖沙坝后投沙的水沙调控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