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近年来壳聚糖在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净化饮用水中的应用。由于壳聚糖具有易分离、絮凝作用强、无污染等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32.
镀锌层表面KH-560硅烷膜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在镀锌板上的钝化工艺,采用KH-560对热镀锌板进行钝化处理.比较钝化膜与空白试样在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并通过盐水浸泡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硅烷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硅烷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极化电阻升高,硅烷膜抑制了镀锌板的腐蚀过程,其耐蚀性能优于空白试样,接近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3.
针对轮廓线重建过程中的轮廓分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轮廓线三维重建算法,通过构造辅助轮廓线将多轮廓线的连接转换为单轮廓线的连接,改进了利用多轮廓线进行三维重建的不足,利用可接受表面实现特征点的三角化,并根据曲率的变化拟合重建过程中的不光滑表面,进而实现断层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证明,运用本算法在保证重建物体正确的同时,缩短了体数据的构造时间,加快了整个表面的重建速度。  相似文献   
34.
对国内外二甲醚的生产工艺,如两步法、一步法、二氧化碳及生物质直接合成二甲醚等进行了评述,认为一步法工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对国内二甲醚生产技术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5.
3层PE外防腐作业线,即能生产FBE、3PE、2PE、2PP的多功能涂敷作业线。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较大,在我们设计出国产第一条生产线之前全都是进口作业线,投资相当昂贵。但我公司根据多年来设计的多条环氧粉末喷涂作业线的经验和PE侧向挤出的一些经验,又结合进口作业线,即国外同类作业线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国情认为有能力进行生产线设计。所以,国产第一条3PE生产作业线就从我们这里开始设计,选型配套,制造出一条全部国产化的3PE生产作业线,而且投资是进口的三分之一,性能和技术参数方面达到国外同类作业线水平,并稳定地、高质量地完成FBE、3PE近1500km管线的防腐施工任务。这里关于3PE多功能防腐作业线,如何设计及选型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干熄焦循环气体的成分、循环气体成分分析的重要性及循环气体分析仪的组成.分析了气体分析仪取样系统堵塞的危害和原因,结合3种典型取样流程的特点及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防治取样系统堵塞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阐述了有机硅烷的种类和钝化机理,指出了影响硅烷成膜的主要因素,并对硅烷钝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认为采用复配技术,在硅烷中添加缓蚀剂、纳米粒子等添加剂,应是硅烷钝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苯乙醛甘油缩醛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利华 《河北化工》2004,27(5):36-36,42
在强碱性双相催化体系(KOH-DMSO),被活化的甲醇很容易与苯乙炔反应,生成甲基苯乙烯基醚,再直接与甘油作用,获得苯乙醛甘油缩醛。  相似文献   
39.
聚L-谷氨酸是一种良好的牛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L-谷氨酸衍生物同样具有很多优良特性.综述了聚L-谷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介绍了聚L-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医疗领域用作靶向载体、工业领域用作合成材料、在食品领域用作抗冻剂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聚L-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等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采用65%甲醇/水为流动相,四丁基溴化铵为对离子,三乙胺为调节剂,确定了活性染料HE-7B红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并对流动相的选择以及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所确定的分离分析条件对于活性染料HE-7B红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