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玲  韩恩山  朱令之  冯欣 《电池》2012,42(2):96-99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8M0.02Fe0.95V0.05PO4/C(M=Mg、Ti、Al、Ni、Zr、Mo和Mn),用XR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性能.金属掺杂后的材料,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均高于未掺杂的纯相材料.在室温下,掺杂Mg的材料在4.2~2.4 V充放电,0.1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54.1 mAh/g,且高倍率充放电比容量高于纯相材料,循环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以NaOH为沉淀剂,通过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LiCo0.05 Mn1.95O4,讨论前驱体合成条件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前驱体合成温度为30℃,溶液pH值为10.2时所得产物在3.0~4.3V循环,首次循环的0.1C放电比容量为120.1 mAh/g,库仑效率为95.7%,以0.2C循环20次,容量保持率为93.3%.  相似文献   
93.
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掺钴的尖晶石锰酸锂Li1.05Co0.05Mn1.95O4,由于Co3+的引入使得材料结构更加稳定,循环稳定性增强.材料在0.1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5.2 mAh/g,循环20次后为104.3mAh/g,容量保持率为99.1%;1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2.4 mAh/g,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91.1mAh/g,容量保持率为98.5%.电池在充电前电荷转移电阻Rct很大,锂离子扩散系数较小,1C循环结束后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Rct最大为225.2Ω,0.5 C循环结束后电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Li+最大为6.16×10-5 m2/s.  相似文献   
94.
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掺钴的尖晶石锰酸锂Li1.05Co0.05Mn1.95O4,由于Co3+的引入使得材料结构更加稳定,循环稳定性增强.材料在0.1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5.2 mAh/g,循环20次后为104.3mAh/g,容量保持率为99.1%;1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2.4 mAh/g,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  相似文献   
95.
氢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镍正极活性物质氢氧化镍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 ,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及主要特点。描述了α、β两种晶型的Ni(OH) 2 的结构特征 ,探讨了加料方式、结晶水、晶粒度以及各种添加剂对镍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讨论了海洋和河口沉积物作为混合吸附交换剂对海水中的元素吸附的理论模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着重讨论了最新的混合交换加和性研究法。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制备氧化铜均分散的超微粒子的条件,发现pH、阴离子、温度等均与此有关。用不同方法研究了粒子形成过程及内在的化学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出各种形状、大小的氧化铜粒子,从中得到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8.
新型磷化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磷化液最佳配方为217g/L磷酸,50g/L氧化锌,40g/L磷酸二氢钠,3g/L钼酸铵,2g/L植酸,1.5g/L乙酸锰,4.5g/L氧化促进剂DJ1,1.5g/L低温促进剂DJ2,3g/L复配表面活性剂DJ3。所得磷化膜经金相显微镜观察,其金相结构致密、连续。通过电化学方法测试成膜过程的极化曲线,表明磷化过程成膜后,腐蚀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膜表面的元素组成,发现Zn、Fe、P的不同峰值的能谱,及O的能谱峰及俄歇能谱同时存在,说明磷化膜主要是由Fe、Zn的多种磷酸盐构成。该磷化液稳定,沉渣少,成膜速度快,磷化膜耐蚀性能好。  相似文献   
99.
金属硫化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栾蕊  韩恩山 《化学世界》2002,43(2):105-108
金属硫化物最早用于古代炼丹术中做长生不老的仙药 ,随着科学的发展 ,近年来它在环保、光学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光学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共沉淀法以化学计量比的Ni^2+和Mn^4+(1:1)代替LiCoO2中的Co^3+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xCo2xMn0.5-xO2(x=0.1)利用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衍射峰与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完全对应,为层状嵌锂复合氧化物。LiNi0.4Co0.2Mn0.4O2在电压2.5-4.3V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循环25次后仍保持大约136mAh/g,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