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采用UG建立喷油器模型,在AWB中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频率对喷油器共振影响最大的结果,喷油器的第7、8阶频率(2 800 Hz左右)是最容易引起喷油器共振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建立了考虑轮齿啮合摩擦力的直齿圆柱齿轮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不同接触位置上扭转啮合刚度的值,通过采用Matlab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系统的时变非线性微分方程,模拟在扭转激励下,有剥落缺陷系统的动态响应,通过比较得到其与无缺陷系统响应的不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能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做出较为全面的预测,为齿轮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矿物质催化半焦燃烧特性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油页岩矿物质催化半焦燃烧特性,重点考察了半焦内部矿物质和外部页岩灰床料对半焦燃烧的催化作用,揭示了流化床反应器中半焦燃烧过程和机理。结果表明:内部矿物质和外部床料对半焦燃烧均具有明显催化作用,而两者共同催化效果最为显著。矿物质中CaO和Fe2O3对半焦燃烧具有催化活性,CaO催化作用强于Fe2O3。油页岩半焦燃烧反应活化能在60.41~78.97 kJ/mol之间,矿物质的催化作用会明显降低反应活化能。流化床反应器中,矿物质对半焦燃烧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反应,即:挥发分裂解和燃烧、半焦表面炭燃烧、半焦内部炭燃烧以及一氧化碳燃烧。  相似文献   
14.
冷传捷  韩振南  许光文 《橡胶工业》2020,67(12):0933-0938
通过分析废轮胎内构件固定床热解过程真空度和颗粒床层厚度对热解油收率和组成的影响,探讨废轮胎热解过程优化。结果表明:增大热解真空度和减小颗粒床层厚度均可促进热解油气更快地导出反应器,尽可能避免挥发分二次反应,从而显著提高热解油收率,但热解油中汽油馏分占比降低,馏分油占比升高;热解过程优化后(真空度为-5 kPa,颗粒床层厚度为10 mm),热解温度对热解油收率和组成影响不明显,热解温度为550~900 ℃时,热解油收率始终保持在50.1%~51.6%(格金分析油收率在95%以上),热解油中各组分占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低阶煤利用现状和典型固体热载体技术特点,分析了现有技术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的根源和瓶颈,并从化学反应角度提出了实现热解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内构件移动床热解技术利用内构件调控作用,将热解油气定向导出反应器,最小化初级热解产物二次反应,并实现热解油气原位过滤除尘和重质组分选择性裂解提质,创新了热解反应调控,突破了传统热解局限性。而固体热载体内构件移动床热解技术充分结合内构件调控与固体热载体加热,实现焦油高收率和高品质,并有效抑制油气粉尘夹带,为固体热载体热解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喷油嘴头部细微的结构变化会对内部的流动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油束雾化性能。本文通过CFD软件对STD(Standard)标准型、VCO(Valve Closed Orifice)无压力室型及IMP(IMPROVED)改进型的多孔喷嘴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改进型喷嘴在低油速率下获得相对好的喷雾性能,综合特性优于标准型和无压力室型的喷嘴。  相似文献   
18.
针对齿轮故障诊断过程中,大量噪声使得故障特征难以完全提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完整的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和时频峰值滤波(Time-Frequency Peak Filtering,TFPF)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由于TFPF方法在窗长问题上的局限性,引用CEEMDAN和PE对此进行改进,使信号在噪声抑制和信号保真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权衡。首先利用CEEMDAN算法得到原始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计算每个IMF的PE值来判断IMF是否需要滤波,然后针对不同的IMF选择不同的窗口长度进行TFPF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IMFs和剩余IMFs重构得到最终的降噪信号。通过模拟仿真信号和实测齿轮信号验证了该降噪方法的可行性,且降噪后的信号可以有效地揭示故障的特征信息。最后与多种降噪方法对比,体现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消除噪声对齿轮传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和时频峰值滤波(time-frequency peak filtering,简称TFPF)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针对TFPF算法在窗长的选择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采用了EEMD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使得信号在噪声压制和有效信号保真两方面得到权衡;含噪声的信号经过EEMD分解后,得到一系列频率成分从高到低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简称IMFs),计算出各IMFs间的相关系数,判断需要滤波的IMFs。对不同的IMFs选择不同的窗长进行TFPF滤波,把过滤后的IMFs和剩余的IMFs重构得到最终的降噪信号。用模拟仿真信号和齿轮齿根故障信号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可见EEMD+TFPF能有效地去除噪声,成功提取齿根裂纹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的齿轮扭转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ANSYS建立一对齿轮接触仿真分析的模型,利用接触单元法计算齿轮传动过程中的扭转刚度值。结果表明,随着啮合位置的变化其扭转刚度值也不同。齿轮由两个轮齿啮合到一个轮齿啮合,再转到两个轮齿啮合,其扭转刚度显著地减少后再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