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25篇
武器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平纹织物泊松比的测定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顾伯洪 《纺织学报》1998,19(5):15-17
织物泊松比测试是相当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基于W.F.Kilby关于织物的Simple Trellis Model”(简单网络模型),建立了一种间接测试织物泊松比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尤其适用于平纹织物。  相似文献   
32.
高强PVA纤维束冲击拉伸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S和旋转盘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在高应变率、大应变率范围条件下90.01 ̄1500s^-1)研究了应变率对高强PVA纤维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纤维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微观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在分析固体疲劳强度理论方程的基础上,用自行设计的单纤维重复弯曲疲劳仪测试了70支澳毛的重复疲劳性能。分析得到羊毛纤维重复弯曲疲劳寿命与重复弯曲角2θ、预加张应力ο关系,与固体疲劳强度理论方程反映的规律相同。为纤维重复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标准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5.
单向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点弯疲劳试验和剩余剪切强度试验,论证单向纤维对树脂基体的增强作用,讨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单向板、环氧树脂浇铸体剩余剪切强度与循环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针刺复合织物拉伸性能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针刺复合织物结构,分析其在拉伸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场,说明拉伸应力应变预测计算的困难。织物拉伸变形时,随着应变逐渐增大,织物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逐渐失去线弹性特点,而表现为纺织材料固有的粘弹性质,使织物拉伸变形具有物理非线性特点。讨论了具有这种特点的织物拉伸应力应变分析计算的有限元方法,并对该有限元方法的算法作出说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7.
叠层织物弹道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伯洪  赵冬冬 《纺织学报》2000,21(4):16-17,11
采用弹道贯穿实验,研究叠层芳纶织物、叠层高强维纶织物、叠层高强聚乙烯斜纹织物和高强聚乙烯单向铺层织物对子弹动能吸收规律,以及叠层织物弹道极限、弹道性能指数与叠层织物面密度的关系,对软体防护装甲的选材及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非织造布拉伸性能有限元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伯洪 《纺织学报》1998,19(3):12-13,7
本文运用物理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非织造布拉伸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该方法的算法作出分析说明;非织造布弹性矩阵[D]的粘弹性质由非织造布窄条确定。本文为计算较宽幅度织物试样的拉伸性能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9.
选择碳纤维平纹织物、碳纤维单向布分别和聚碳酸酯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平纹层合板、单向板和正交层合板,并自制的高温装置与MTS(Material Testing System)搭配使用,研究上述三种复合材料在20℃、120℃、150℃、180℃四种温度下的面外准静态压缩行为,分析结构和温度对性能的影响,探究不同条件下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平纹层合板的最大应力值和压缩模量与正交层合板接近,均高于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单向板;且温度对三种复合材料的面外准静态压缩性能有很大影响,随温度升高,准静态压缩模量和最大应力值都减小。  相似文献   
40.
预测织物拉伸性能的 BP 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介绍织物结构力学研究途径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织物拉伸性能研究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织物拉伸性能预测的BP算法模型,给出该模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