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3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11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汽车行业涂装车间低浓度、小风量废气利用转轮+CO一体机设备进行废气处理方案进行了研讨,同时就转轮+CO一体机设备的投资、运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对单线铁路长隧道施工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施工机械配套,达到快速掘进的效果,该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3.
84.
低阶煤热解产物的产率和性质与反应器类型及热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下游产业链的开发与延伸,一直是煤热解工艺开发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为获得满足产物后续规模化利用要求的最优热解工艺条件,采用1 kg/h内旋式移动床连续热解试验炉,以神木煤为原料,研究热解温度对半焦燃烧性、可磨性、稳定性以及焦油产率和组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旋式移动床热解炉控制热解温度500~800℃,热解时间150 min时,半焦产率为68.53%~78.62%,焦油产率先升高后降低,在650℃时最高,为7.52%;连续试验中半焦挥发分波动在1个百分点以内,气流着火温度为562.1~730.5℃,着火性能处于易燃和中等可燃范围,哈氏可磨性指数随着热解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热解温度控制为600~700℃,获得较高焦油产率的同时,半焦质量可满足电站锅炉和高炉喷吹规模利用的要求;通过反应器温度场控制可以实现焦油组分的调控,反应器底部温度650℃,中上部温度450~550℃时,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360℃馏分)最低为25.68%,有利于后续蒸馏、加氢等处理;反应器中上部温度高于550℃时,挥发物二次反应加剧,导致轻质组分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5.
86.
87.
生物检材中59种滥用药物的LC-MS/MS-MR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滥用药物分析鉴定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生物检材中59种滥用药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LC-MS/MS-MRM)分析方法。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尿液和毛发等,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建立LC-MS/MS数据库和定性认定准则,方法包括筛选和确证分析,筛选方法的LOD在0.1~10 ng/mL范围,其中73%目标物的LOD≤0.1 ng/mL。方法的应用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已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8.
依托关角隧道河谷浅埋段,展开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的研究。对试验段的初支围岩压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衬砌水压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突水突泥塌方现象时有发生,现有的支护方案无法满足浅埋段安全施工要求。在监测数据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对支护方案作出调整。在Ⅴ级围岩区段,拱部120°范围设超前管棚和小导管,宽大节理掌子面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型钢钢架和拱墙设双层钢筋网;在Ⅵ级围岩区段,超前支护采用管棚工作室施作拱部180°及以下1 m范围的0°角长管棚,全断面超前水平钻孔注浆,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型钢钢架、三台阶型钢临时横撑和双层防水板。研究成果可为河谷浅埋隧道支护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针对重载轮胎大扁平比结构建模问题,从动力学建模、实验模态分析、结构参数辨识等方面,基于解析弹性基础的欧拉梁模型,对重载轮胎的柔性胎体和大扁平比胎侧曲梁的低频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建立了考虑充气预紧力的欧拉梁胎体模型,利用实验模态方法,探究了不同充气压力下的柔性胎体振动特性;考虑胎侧曲梁预紧力弦效应和结构弯曲效应,建立了大扁平比胎侧曲梁解析刚度模型;基于模态测试结果,进行柔性胎体与解析胎侧结构参数辨识。研究结果表明:在0~180 Hz频率范围内,重载轮胎以结构周向弯曲振动为主,可利用基于弹性基础的柔性梁模型表征;大扁平比胎侧曲梁的解析刚度与胎侧的几何、结构和充气压力参数直接相关;轮胎充气压力影响柔性胎体梁的轴向预紧力和胎侧的弦刚度,进而影响轮胎弯曲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90.
某肥料公司一期项目(气化装置采用航天炉加压气化工艺)设计产品为合成氨,其变换工段采用高水气比多段绝热变换工艺;二期项目设计产品仍为合成氨,但要求设计为可转产甲醇的工艺流程,为此,二期项目(气化装置仍采用航天炉加压气化工艺)变换系统设计时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选择了有明显优势的水移热等温变换新工艺。二期项目水移热等温变换工艺装置运行平稳后,采集其关键运行数据与一期项目绝热变换工艺装置进行对比,在加压气化工艺高水气比变换条件下,水移热等温变换工艺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短、开车速度快、床层温度分布均匀、催化剂床层不易超温、高品位蒸汽(2.5~3.8 MPa)副产量大、工艺操作简单等优势,且水移热等温变换工艺独特的催化剂保护设计可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在高水气比、高CO含量工况下优势明显,这为二期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