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藏总体大规模发育,但油藏特征复杂、区块差异大、单个油藏内部变化大,为此重点研究了砂体结构、储层物性及其非均质性对油藏的影响:姬塬地区长6成藏受多因素控制,烃源岩分布范围、输导体系的配置和成藏动力控制了油藏平面上区域性的宏观分布,而砂体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则控制了大型复合岩性油藏内油藏分布的不均匀性。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气成藏以近源充注、隐形输导、快速聚集的成藏模式为主。与优质储集空间等时发育的生烃高强度区、异常高压带及微裂缝发育带的叠置区域,应该是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岩性油藏富集和勘探部署的有利区带,而在有利区带,储层物性、平面及垂向的非均质性又在微观上控制了油藏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2.
沥青从油藏原油中絮凝会造成地层和生产设备的堵塞,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本文简述了原油中沥青沉积的微观产状,且详细的描述了沥青沉积的机理。同时引入沥青沉积相包络线的概念,并简要叙述了沥青质沉积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对避免沥青质的沉积及其清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3.
以多个单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羊肉新鲜度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通过对4℃冷藏过程中新鲜羊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p H值、菌落总数以及感官评分的研究,明确了4℃冷藏过程中新鲜羊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构建出羊肉新鲜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4℃下贮藏的羊肉,0~3 d为新鲜级,4~6 d为次新鲜级,第7天为腐败级。该结果为4℃冷藏羊肉新鲜级的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消费者准确判断羊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54.
热应激是畜禽养殖加工业的主要环境应激源之一,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当环境温湿度超出畜禽耐受范围时,养殖动物会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降低等热应激反应,此时体内出现的激素水平改变、血液蛋白水平改变、抗氧化能力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病理变化,将导致畜禽体质量降低、肉质变差或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畜牧业是肉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蛋白来源途径,热应激带来的肉品质下降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产生食品营养及安全等问题。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梳理,从畜禽热应激的定义、畜禽热应激行为反应机制、畜禽热应激生理反应机制、畜禽热应激对肉品质的影响及热应激缓解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畜禽热应激反应的判别及缓解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以新鲜羊血为原料,通过酶水解法制备亚铁血红素,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确定选用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到最优酶解工艺为:温度55℃、pH8.5、加酶量8000 U/g,酶解时间8 h。添加0.05%抗坏血酸抗氧化,最终血红素得率为94.65%,其中亚铁血红素纯度为83.87%。以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亚铁血红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亚铁血红素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6.
为进一步提升对含盐染料废水的处理效率,在3组SBR反应器(R1、R2、R3)中分别投加NaCl、还原蓝4(VB4)、NaCl+VB4,并逐步提高其投加浓度,探究在不同盐度和染料浓度的驯化条件下,活性污泥对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盐度增加至3%时,R1和R3的COD去除率开始大幅降低;在仅投加染料的反应器R2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5.5%;各反应器的氨氮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随着盐度和染料浓度的提升,系统稳定性下降。盐度和染料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40 mg/L时,污泥对染料的脱色性能开始下降。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和染料的增加,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降解COD及染料的功能菌群主要受系统含盐量的影响,氨氮降解菌群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大。在各反应器运行过程中,norank-f-norank-osaccharimonadales、Propioniciclava、Micropruina3个菌属的丰度最高,对盐和染料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为含盐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