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5篇
矿业工程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4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气相沉积法、金属催化诱导法、电化学蚀刻法、模板法等,介绍了气-固、气-液-固和气-固-固生长机制及模型,分析了钨晶须/纳米线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钨晶须/纳米线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生长模型建立及钨晶须/纳米线的形貌、组成和产率综合调控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2.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精密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金属导电填料纳米化成为电子封装用导电银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多形貌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调控纳米银晶粒的生长过程,制备出球状、片状、立方状等多种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并揭示了它们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分散性得到逐步优化,当PVP浓度为2mmol/L时,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的球状银纳米粒子;柠檬酸钠和双氧水的添加能够诱导纳米银颗粒向片状结构转变,当柠檬酸钠浓度为20mmol/L,双氧水浓度为25mmol/L左右时,有大量片状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氯化钠(NaCl)能够诱导纳米银颗粒向立方体结构转变,当NaCl浓度为20mmol/L时能够得到形状规则的立方银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63.
熔融渗硅对二维编制炭/炭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改善航空刹车副用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二维编制C/C复合材料的摩擦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比了试样渗Si后及渗Si前的实验结果,着重研究了试样不同的渗Si量对摩擦磨损行为及特性的影内。结果发现渗Si的试样比没有渗Si试样摩擦曲线线型好,并且摩擦试验过程中的振动现象也得到了解决。但摩擦因数随着所生成SiC含量的增加,由0.35→0.32→0.28呈下降趋势;磨损量随着所生成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有大量的不均匀的SiC颗粒生成时,C/C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将会被剥落,并从材料的微观性能及摩擦机理方面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
炭/炭复合材料熔融渗Si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改善航空刹车副用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A,B2种试样进行了渗Si处理,在试样A的摩擦磨损试验中,其线性磨损由原来的42μm/次降低到17.56μm/次,摩擦因数较稳定,均为0.36,并且摩擦磨损曲线的线型较好;试样B渗Si后也比渗Si前的摩擦磨损曲线线型好,同时解决了摩擦时的振动问题,但随试样中所生成SiC含量的增加,其摩擦因数由0.40→0.34→0.30降低,静盘线性磨损是由2.0→21.21→69.33μm增加,对应的动盘线性磨损量也由1.4→23.12→52.85μm增加,并从摩擦磨损的机理上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磨损性能一方面受A,B2种试样的结构性能影响,另一方面是由渗Si后所生成SiC的性能和不同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65.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钨/钢扩散焊接头残余应力,并探讨添加钒/镍和钒/铜复合中间层对钨/钢扩散焊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钨/钢扩散焊接头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靠近中间层附近的钨处存在极大的径向压应力,而靠近中间层附近的钢处和整个中间层区域均存在较大径向拉应力;钨/钢直接扩散焊接头的残余应力极大,钨/钒/镍/钢扩散焊接头的残余应力有所降低,钨/钒/铜/钢扩散焊接头残余应力最小;接头力学性能及断裂特征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研究真空热处理对微波烧结挤压棒坯93W-Ni-Fe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倍SEM和光学金相分别对合金断口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采用能谱分析仪对合金真空热处理前后各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真空热处理样的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真空热处理后,钨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显著,抗拉强度从920 MPa提高到了988 MPa,延伸率从9.7%提高到了18.6%;真空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中钨晶粒的连接度降低,合金断口中钨晶粒的穿晶解理断裂和粘结相的延性撕裂增多;真空热处理后合金粘结相中的钨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7.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准谐德拜模型系统研究了热膨胀系数、固溶度和空位浓度对Al/Al_(3)Li和Al/AlLi晶格错配度的影响规律,发现Al/Al_(3)Li晶格错配主要源于有序■无序相转变和热膨胀系数差异,而Al/AlLi的错配,除了晶体结构外,主要受两相中锂固溶成分的影响。通过与实验析出相的尺寸比较得出Al/Al_(3)Li之间为共格相界,而Al/AlLi为非共格相界。对热膨胀系数、固溶度和空位浓度的分析不仅确定了晶格错配的起源,而且也为相关实验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8.
镧和钇对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700℃、保温90 min的条件下进行还原,研究了镧和钇对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采用XRD、高倍TEM和SEM分别对还原后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计算和形貌观察,并对还原后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稀土元素时,还原粉末由钨和γ-(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的镧或钇后,还原粉末中分别出现了新相La(Ni0.75W0.25)O3或Y(Ni0.75W0.25)O3;未添加稀土元素时,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时,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并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稀土元素对颗粒形貌的影响增大;当90W-7Ni-3Fe复合粉末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为0~0.8%时,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粉末dBET粒度、Fsss粒度和晶粒尺寸均显著降低,且粉末的分散性也明显提高;当添加相同含量的稀土元素时,对粉末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是钇>La-Y(混合稀土)>镧.  相似文献   
69.
纳米/超细氧化铁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介绍了目前纳米级/超细氧化铁粉末的制备技术,并对制备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指出了纳米级/超细氧化铁粉末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稀土钇对纳米粉90W-7Ni-3Fe合金烧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喷雾干燥-H2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90W-7Ni-3Fe复合粉末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稀土Y含量对试样烧结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仪器分别对断口进行了形貌观察和W晶粒粒度测试;并对烧结样的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稀土Y时,试样在液相烧结时容易出现孔洞和气泡,导致试样力学性能偏低;当添加稀土Y后,烧结样中没有孔洞和气泡,添加0.4%~0.6%稀土Y(质量百分数)时,合金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99.6%、1080MPa和17.6%;添加0.4%Y后,W晶粒从原来的20~25μm减小到10~12/2m,W晶粒由不加稀土时的球形变为近球形或多边形,且随稀土含量的增加其影响作用更明显;在相界或晶界上形成了W13.07,Ni22296Fe1.52Y23.65Ox(摩尔比)的中间相,阻止了W原子在粘结相中的扩散及W晶粒的长大。建立了合金中W颗粒的三层微观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