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77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159篇
金属工艺   82篇
机械仪表   113篇
建筑科学   128篇
矿业工程   115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164篇
水利工程   102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1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77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4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基于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前景广阔。由风速本身波动和风力机机械位置引起的重复性变化可能导致风电出力的强迫振荡,进一步引发整个系统的大规模强迫功率振荡。风力发电使用双馈异步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居多。以DFIG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适用于小扰动稳定分析的简化动态模型,基于状态矩阵特征值分析法研究风电场并网阻尼影响,得出风电场可以增加系统阻尼,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有利的结论。基于7阶简化系统,研究DFIG系统强迫振荡的产生机理,得到强迫振荡的产生条件是干扰源频率接近于系统固有频率,并从改变控制系统控制参数和增加DFIG-PSS环节两个方面提出了抑制强迫振荡的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DFIG并入单机无穷大电网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以高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为增益介质,以光栅对形成谐振腔,简单线形结构的连续光抽运的波长间隔可调谐多波长光纤光学参量振荡器(MW-FOPO)。采用波长可调谐的窄线宽激光器作为抽运种子光源,以伪随机相位调制抽运光来抑制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SBS)散射效应,结合高功率掺铒光纤放大器构成光纤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大功率抽运,通过四波混频(FWM)效应获得了室温下稳定的多波长激光输出。MW-FOPO的波长间隔可以通过调节抽运波长进行调谐。在1505~1615 nm光谱范围内,获得了17条消光比大于10 dB的多波长谱线。实验证明了MW-FOPO实现多波长激光光源的优异特性。  相似文献   
73.
一种新的舰船红外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红外图像分割是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目标跟踪的关键技术。为较好地分割出舰船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舰船目标图像分割算法。根据均值移动算法去除图像噪声,采用梯度增强、拉普拉斯变换、直方图迭代、形态学算法得到舰船及背景的二值化图像;采用投影技术和Hough算法得到舰船存在区域,分割舰船存在区域得到较准确的舰船图像。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74.
从表征磁场特性的场函数出发,推导出通电圆形线圈平面径向各点的磁场强度值的计算公式,进而推论到整个线圈平面及与线圈平面平行而距离为不同值的任一平面内的任一点的磁场强度值的计算公式,从而可以求得通电线圈在其附近整个空间的磁场强度值的分布情况,这就弥补了只能在特定的线圈中心点计算出磁场强度值的不足,用计算机进行数字仿真即可定量的获得磁场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5.
翅片管蒸发器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制冷空调机组能效,调整翅片间距是增大换热面积、改进换热效果的有效途径。文章建立了翅片管蒸发器的流体流动简化模型,利用EVAP-COND软件模拟了外掠气流中三角风速分布工况下,不同翅片间距对两流路双排管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间距越大,蒸发器的换热量越小,翅片间距为1.75、2.00、2.25、2.50 mm时的换热量分别比1.50 mm时减小了4.4%、9.02%、14.1%和18.2%;翅片间距越大,制冷剂流量就越小,蒸发器的总换热量也就越小;蒸发器中显热比随翅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综合考虑空气阻力损失及换热,翅片间距为2.00 mm较为合理;不同翅片间距工况下,制冷剂在不同支路每根管内吸热对外掠空气降温影响与换热量一致。  相似文献   
76.
基于水流掺气后对空化数影响的分析,推导出临界免蚀掺气浓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乌江渡原型掺气减蚀试验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由该式预测监蛤免蚀掺气浓度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基于COMSOL平台开发了一套基于多物理场全耦合的燃料性能分析程序,并通过径向功率分布模型对比验证了该程序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U3Si2燃料与双层SiC包壳组合、U3Si2燃料与锆合金包壳组合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性能,并与UO2燃料与锆合金的组合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发现U3Si2燃料与锆合金包壳组合相比UO2燃料与锆合金的组合具有更低的燃料中心温度、裂变气体释放量及内压,但气隙闭合时间会提前;而U3Si2燃料与双层SiC包壳的组合相比U3Si2燃料与锆合金的组合具有更高的燃料中心温度、更大的裂变气体释放量及内压,且随着燃耗的增加,其燃料中心温度大幅增加,与锆合金包壳相比,双层SiC包壳能够有效延迟气隙闭合,缓解燃料与包壳的力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8.
弥散微封装燃料是将包覆燃料颗粒弥散在基体中形成燃料芯块或者燃料棒,是目前耐事故燃料(ATF)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燃料之一。包覆燃料颗粒为三结构同向型(TRISO)或者两结构同向型(BISO)包覆燃料颗粒,基体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陶瓷。本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TRISO燃料颗粒各包覆层厚度对燃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疏松热解碳层(Buffer)厚度越大,燃料颗粒发生破损失效的燃耗越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增加其厚度;内部致密热解碳层(IPyC)厚度越大,其自身的最大环向拉应力越大,因此设计时应降低其厚度;碳化硅(SiC)层厚度越大,其自身环向压应力越小,因此设计时应降低其厚度。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复杂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8)岁;Rutherford分级3级32例,4级8例,5级6例;CTA显示病变平均长度(17±5) cm。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小切口显露并穿刺动脉平均用时(5.2±2.3) min,7例使用4 F动脉鞘管,39例无鞘操作;41例导丝顺利通过股腘动脉闭塞段进入近端真腔,5例以顺逆行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AFARI)技术建立导丝工作轨道。术后第3日踝-肱指数(ABI)均值为(0.71±0.12),与术前(0.33±0.1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483,P<0.001)。总体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1/46),远端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6),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43例(93.5%)患者获随访3~24个月,术后3、6、12个月CTA复查支架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1.3%(4/46)、78.3%(10/46)、58.7%(19/46),1年保肢率为95.7%(44/46)。结论 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复杂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解决航空铝合金薄壁波纹板爆炸成形工艺成形效率低且成形质量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3种充液成形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种成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最优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双面加压充液成形方法能够使零件的各部分变形均匀,避免了在充液成形过程中因摩擦力作用导致的局部变形过大产生的开裂,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成形能力。结论双面加压充液成形方法能够成形出轮廓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铝合金薄壁波纹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