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24篇 |
免费 | 647篇 |
国内免费 | 2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5篇 |
综合类 | 730篇 |
化学工业 | 1185篇 |
金属工艺 | 337篇 |
机械仪表 | 679篇 |
建筑科学 | 892篇 |
矿业工程 | 655篇 |
能源动力 | 287篇 |
轻工业 | 1095篇 |
水利工程 | 409篇 |
石油天然气 | 579篇 |
武器工业 | 85篇 |
无线电 | 9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9篇 |
冶金工业 | 427篇 |
原子能技术 | 69篇 |
自动化技术 | 6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277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36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279篇 |
2018年 | 294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221篇 |
2014年 | 521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442篇 |
2011年 | 405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373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380篇 |
2006年 | 349篇 |
2005年 | 320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34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319篇 |
1998年 | 247篇 |
1997年 | 288篇 |
1996年 | 286篇 |
1995年 | 220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180篇 |
1990年 | 168篇 |
1989年 | 133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分层土中群桩的竖向和摇摆动力阻抗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在研究两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时,建立被动桩的运动方程,求得均匀土中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解析解。在各分层土中建立单桩竖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各分层土之间桩身的连续性条件和桩顶、桩底边界条件,求解单桩振动方程。采用三步法计算分层土中桩基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结合单桩竖向动力阻抗和相互作用因子求解群桩竖向和摇摆动力阻抗。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977.
针对目前的电网故障诊断算法难以兼顾实时性和全面性,导致其无法满足调度实用化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多源数据进行故障诊断的快速智能诊断方案。首先通过故障编码技术将遥信数据映射到故障诊断空间,形成故障编码集;然后针对仅用开关量数据的缺陷,提出利用广域量测系统(WAMS)中的电气量信息对故障编码进行修正和补充。接着将带标签的故障编码输入概率神经网络(PNN)进行训练,构造PNN分类模型。最后通过构造故障分析模块对保护和断路器误动、拒动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综合智能诊断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可满足调度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978.
该实验研究了山楂苦荞醋发酵过程总多酚、总黄酮、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在醋酸发酵第7天分别达到2.43 mg/mL和1.29 mg/mL,酒精和醋酸发酵阶段分别检测到58和60种香气物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酒精发酵第5天分别达到81.4%、52.3%和99.8%,亚铁离子螯合率在醋酸发酵第1天达到90.6%。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4种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酚含量与亚铁离子螯合率相关性最高(R=0.984)。发酵过程中共有20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具有相关性,酒精发酵阶段的12种香气物质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相关性较高(R均>0.85),醋酸发酵阶段的8种香气物质与4种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均较高(R均>0.85)。 相似文献
979.
该实验研究了山西老陈醋大曲制备过程中理化因子、微生物群落变化及风味物质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大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态氮、酯化力、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呈上升趋势,而水分、淀粉、总酸和还原糖呈下降趋势。草酸和乙酸为大曲制备过程中的主体有机酸,二者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8%,随着大曲制备过程的进行,有机酸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后火期达到峰值为1.01 g/100 g。大曲制备过程中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包括酯类22种、醇类8种、酸类5种、酮类5种、醛类6种、吡嗪1种和6种其他类组分,大部分香气物质在大曲制备过程中呈现上升趋势,2,3,5,6-四甲基吡嗪(川芎嗪)和乙酸乙酯皆在后火期达到峰值,分别为0.06 mg/100 g和0.40 mg/100 g。 相似文献
980.
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贵州“千户苗寨”的景观分析与重庆沙坪坝滨江地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验,着力探寻以同构堆积方式利用山地地形创造景观重叠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山地城市的特色性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