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研究了利用直接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电厂水汽中Na+、NH4+、K+、Ca2+、Mg2++5种阳离子的方法.选择色谱条件为Ion Pac CS12A阳离子交换柱,20 mmol/L甲基磺酸淋洗液,抑制性电导检测.该方法采用500 μL进样,5种阳离子的检出限为0.03~0.13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24%~2.5%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6%~110%,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电厂给水、凝结水、蒸汽等水样中阳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对华能海门电厂2号机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后,省煤器入口给水、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的铁质量浓度平均值降至1μg/L以下,较之前的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降低了80%以上.有效抑制了炉前给水和高加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减少了腐蚀产物向锅炉水冷壁、省煤器的转移量,进而降低了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结垢速率,减缓了锅炉压差上升速率.避免了高加疏水调节阀堵塞.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也由之前的8万t提高至40万t,节能降耗效益非常可观。由此证明给水加氧处理对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日益突出的腐蚀问题,通过工业实验确定了一种有效的加药方式和加药浓度,明显地抑制了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腐蚀,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廖庆华  黄万启 《广西电力》2009,32(5):81-82,87
为解决双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水质超标的问题,对发电机4号机组双水内冷系统作了改造。增加1套内冷水处理装置,对转子冷却水进行水气分离和离子交换,调整内冷水水质指标。改造后内冷水水质pH值、电导率和铜离子含量3项指标都能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实施效果证明,改进后的内冷水处理工艺有效地调整了内冷水的pH值和电导率,同时降低了铜离子含量,改善了内冷水的水质,达到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华能海门电厂2号机组(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后,省煤器入口给水、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的铁质量浓度平均值降至1 μg/L以下,较之前的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降低了80%以上,有效抑制了炉前给水和高加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减少了腐蚀产物向锅炉水冷壁、省煤器的转移量,进而降低了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结垢速率,减缓了锅炉压差上升速率,避免了高加疏水调节阀堵塞,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也由之前的8万t提高至40万t,节能降耗效益非常可观。由此证明给水加氧处理对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凝胶色谱和三维荧光等图谱手段对某电厂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DOM)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水补充水为地表水时,加酸将循环水补充水碱度由1.53 mmol/L降低至0.83 mmol/L,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30.40%和23.29%;循环水浓缩倍率5.97,混凝澄清对循环水排污水溶解性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30.83%和49.58%,混凝澄清出水有机物可以满足后续膜处理对进水有机物的要求。循环水补充水和循环水排污水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88×10~6和189×10~6g/mol,循环水排污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小于循环水补充水;加酸降低pH和混凝去除的主要是大分子有机物,但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分子量范围更广。循环水系统DOM主要的荧光物质为类腐殖和类色氨酸,相对于类色氨酸,降低pH和混凝过程对类腐殖质这类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18.
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是核电站重要的闭式冷却水系统之一,对核岛设备冷却水进行化学处理并按照一定标准控制水质是防止系统内发生腐蚀和污垢沉积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核电站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使用的化学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调研,以期对该系统化学处理方式的优化与革新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核电站核岛设备冷却水化学处理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给水加氧处理前后锅炉管壁金属氧化膜生成情况,以确定不同温度范围内金属氧化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比较了给水全挥发处理(AVT)工况和加氧处理(OT)工况下,省煤器和水冷壁管氧化膜的特点;通过试验台和现场研究数据,探讨了锅炉高温段氧化皮生成与剥离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纯水中加入的氧气使热力系统低温段(300 ℃以内)金属表面生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棕红色Fe2O3膜,这层 Fe2O3膜需要连续供氧维持其稳定性;锅炉高温段受热面中18铬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氧化皮剥落原因较为复杂,温度和材料本身应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机组优良的水汽品质和精处理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对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和高速混床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过滤器只铺纤维粉运行时,周期制水量及运行压差正常,且除铁效果良好,除铁效率大于95%;混床应以直接电导率大于0.2μS/cm、Si的质量浓度大于10μg/L或Na的质量浓度大于3.0μg/L作为混床运行终点,同时确保精处理出口母管的氢电导率小于0.1μ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