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2篇
  免费   1735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电工技术   2086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764篇
化学工业   3240篇
金属工艺   1260篇
机械仪表   1842篇
建筑科学   3009篇
矿业工程   1182篇
能源动力   713篇
轻工业   2732篇
水利工程   1248篇
石油天然气   1040篇
武器工业   200篇
无线电   25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7篇
冶金工业   1199篇
原子能技术   251篇
自动化技术   3012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825篇
  2020年   717篇
  2019年   862篇
  2018年   870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041篇
  2012年   1215篇
  2011年   1287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205篇
  2008年   1148篇
  2007年   1225篇
  2006年   1144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1045篇
  2003年   915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613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55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309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234篇
  1987年   208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129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132篇
  1981年   105篇
  1980年   78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1篇
  1965年   21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为提高奥氏体不锈钢(ASS)的耐磨性及赋予其抗菌性能,应用改进的活性屏离子渗氮(ASPN)技术,将纯铜冲孔板置于不锈钢冲孔板上面作为活性屏的顶盖,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430℃)进行表面渗氮处理,在其表面形成由含Cu抗菌沉积层和S相(氮在奥氏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γN)硬质支撑层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改性层。用扫描电镜(SEM)及其所附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复合改性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及相结构。用显微硬度计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基体和复合改性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抗菌试验评价复合改性层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在偏压达到250 V后,形成了连续分布的硬质S相扩散层和含Cu沉积层组成的复合改性层。改性层表面最高硬度可达928 HV0.05,与Si3N4小球对磨时比磨损率较基体降低约57.76%,显著提高了不锈钢的耐磨性。抗菌试验表明,复合改性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24 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提高到98.5%。改进的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制备的功能梯度复合改性层可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12.
黄振振  蒋闯 《机床与液压》2023,51(13):149-154
负压力角弧齿离合器因承载能力强、啮合性能好、传动可靠性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中。对负压力角弧齿离合器加工用的专用铣齿机的关键部件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构建铣齿加工数学模型,根据加工特点开展刀具箱、工件箱的结构功能分析,基于仿真软件建立等效机床模型,编制加工程序完成凸面齿与凹面齿的加工仿真与分析,验证了铣齿机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13.
通过拉伸测试和显微分析方法研究搅拌摩擦焊Al-5.50Mg-0.45Mn和Al-5.50Mg-0.45Mn-0.25Sc-0.10Zr(质量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Mg-Mn接头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91±3) MPa、(315±1) MPa和(4.8±1.9)%,Al-Mg-Mn-Sc-Zr接头的分别为(288±5) MPa、(391±2) MPa和(3.4±1.0)%。相比Al-Mg-Mn接头,Al-Mg-Mn-Sc-Zr接头晶粒更细小、平均取向差角更低、小角度晶界百分数更高。两种接头的断裂位置均位于焊核区(WNZ),在该“最薄弱微区”内,Al3(Sc1-xZrx)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为(9.92±2.69) nm,可提供有效奥罗万和晶界强化,使Al-Mg-Mn接头的屈服强度提高97 MPa。  相似文献   
914.
采用轻质铝合金构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策略,轮毂作为典型车用铝合金零件,其成形质量与低压铸造工艺参数密切相关。本文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A356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浇注温度及保压时间对轮毂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利用优化参数对轮毂进行铸造,对其成形质量及组织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对轮毂不同部位进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对轮辋部位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700℃、保压时间为80 s时,铝液充型平稳,凝固符合顺序凝固原则,其铸造缺陷产生的概率最低;轮毂由内至外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由轮毂中心部位的58μm减小至外轮缘的23μm;轮辋部位抗拉强度可达228 MPa,屈服强度为170 MPa,断后伸长率为6%。  相似文献   
915.
通风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一项基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的通风需求定量计算方法。文中阐述了建筑最小通风量、通风作息需求与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污染源类型、源特性、源强度等相关要素的关系,并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用工程计算案例说明建筑存在单种污染物或多种污染物叠加时的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916.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地貌类型和建筑物平面长宽比对平屋面建筑平均风压系数、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屋面平均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貌类型对平均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对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影响显著,对于与模型短边正交的风向角下,C类地貌下典型断面迎风分离区均方根风压系数最大值约为A类地貌的1.5倍,A、B、C类地貌条件下典型断面的再附点距迎风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7H、0.4H、0.3H(H为模型高度);建筑平面长宽比对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小,增大沿风向方向的建筑物长度,屋面更多区域处于气流再附后区域,平均升力系数幅值减小;地貌类型和长宽比对屋面角部区域全风向极值风压系数影响较大,对中间区域影响较小,对于角部区域,C类地貌下的极值风压系数较A类和B类地貌的明显偏大,长宽比为2.5模型的极值风压系数明显较长宽比为1.5和2.0模型的大,增幅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917.
为改进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RC)梁的受剪加固工艺,提出了一种采用U形预应力钢板箍对T形截面RC梁进行受剪加固的技术。采用简支梁跨中集中力加载的方法,完成了1个足尺未加固RC梁和5个足尺加固RC梁的单调静载试验,研究U形钢板箍间距和预应力水平对加固RC梁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了试件的损伤发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变形曲线以及钢板箍、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曲线。研究表明:采用U形预应力钢板箍可有效提高既有T形截面RC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件受剪承载力随钢板箍间距的减小而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可达46.1%。当钢板箍间距小于400mm时,加密钢板箍对试件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逐渐减弱。钢板箍预应力水平在0.35以上时,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水平对试件受剪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提出了U形预应力钢板箍加固T形截面RC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既有T形截面RC梁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8.
精准的电网投资不仅能提高电网建设管控的精益化水平,还能提升投资决策的水平。因此,通过对电网投资指数理论的研究,构建高弹性电网精准投资指数模型,确定高弹性电网精准投资关键特征量,提出高弹性电网精准投资指数的定义、等级划分、计算模型,解决传统电网投资评价的定性局限和经济片面性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计算各地市在高弹性电网下的投资指数,分析投资指数差异的原因,验证了高弹性电网投资指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9.
随着人们需求不断增多,建筑物内的功能也愈来愈复杂,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述了在科技中心给排水及消防给水设计过程中,结合项目实际的情况,提出各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校园景观环境已经成为提升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户外公共座椅作为景观小品对于提升校园形象有着重要的的作用。文章以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教学区的户外组合座椅设计为例子,以场地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尊重场地自然条件的前提下,详述了场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内容,以期提高校园环境品质,提升公共座椅的舒适性,使得大学校园的教学区更富有生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