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由于量子效应和尺寸效应具有普通银系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本研究以黄芩、丁香、洋浦桃、芳樟4种植物质提取液制备银纳米颗粒,并借助于UV-Vis、TEM以及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增加植物质提取液浓度或增大NaOH加入量,均有利于制得粒径较小的银纳米颗粒。SEM图片表明采用浸渍法可将所得纳米银颗粒负载于纯棉织物上,通过考察浸渍时间、温度、浴比对织物上载银量的影响,确定较优的浸渍条件为时间30 h,温度55℃,浴比为1:25。分别考察了银纳米颗粒粒径和植物质种类对所得载银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发现负载到织物上的纳米银粒径越小,织物抑菌效果越好;利用本身具有抑菌效果的黄芩、丁香来制备银纳米颗粒,有利于增强所得载银织物的整体抗菌性能;4种植物质中以黄芩制得的载银织物抗菌效果最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实验菌株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制膜液体系相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制膜液的浊点,研究了在同种制膜液体系(PES H2O DMAc、PES H2O DMF和PES H2O NMP)中,分别加入添加剂氯化锂(LiCl)或磷酸(H3PO4),以及在PES H2O DMAc制膜液体系中,将添加剂LiCl的用量从2%增至6%,对制膜液体系浊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对冰箱设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产品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而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冰箱设计特点,根据顾客的需求和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分析一个冰箱设计的案例: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的冰箱设计。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Marquardt算法研究制膜液三元相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膜液三元相图的计算研究中,非线性方程组解经常出现无意义解。为了避免该问题,本工作以Flory-Huggins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浊点线(binodal)方程和旋节线(spinodal)方程,先确定富相中聚合物体积分数为独立变量,然后应用更新雅可比矩阵及其逆的技巧,并应用本工作改进了的Marquardt算法,得出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意义解。本工作还推导出成膜过程连续相组成迹线(pathline)方程。通过计算绘出了浊点线、旋节线和连续相组成迹线,并用于分析聚合物膜的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中草药丁香、山茱萸、地榆和乌梅的提取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合成银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银纳米颗粒呈近球形,提高提取液的pH有利于获得粒径较小、分散性好、稳定性高的银纳米颗粒。进一步考察制得的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 IC)分别可达1.69和3.38 m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芳樟叶浸出液,通过原位还原和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并以对硝基苯酚(4-NP)加氢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催化剂载体,焙烧条件等对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TiO2为载体制备的纳米银催化剂具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膜技术在化工、环保、海水苦咸水淡化与软化、电子工业与发电锅炉、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描绘了膜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油菜花粉作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ZnO,再通过浸渍还原法将Cu负载于ZnO上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Cu/ZnO负载型催化剂(bio-CZ-500),研究发现在500℃条件下焙烧制备的bio-CZ-500催化剂在CO2加氢反应中经过100 h测试活性几乎不变,同时甲醇选择性高达81%。相比之下,无生物模板制备的Cu/ZnO催化剂显示出较低甲醇选择性(50%),且催化剂在12 h内快速失活。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程序升温等表征技术揭示了bio-CZ-500催化剂具有多级孔碳结构、丰富的Cu-ZnO活性界面和较高的水接触角。催化剂的弱亲水性加快了副产物水的扩散,促进了中间体分解制甲醇,同时抑制了铜颗粒的烧结失活,从而提高甲醇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的稳定性。该工作为制备高效稳定的Cu基工业催化剂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自动咖啡机的设计。全自动咖啡机设计的关键在于加热器、酿造器与控制系统。本文针对这些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以及方案。并对这种设计下的各部件工作状况进行了试验,得出了一些关于咖啡机设计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制备金钯合金纳米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失效金、钯催化剂为原料,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金钯合金纳米线(Au-Pd NWs),用SEM、TEM、XPS、XRD等技术对金钯合金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菌粉量为0.5 g/L、CTAB量为5.0 mmol/L、抗坏血酸浓度为1.0 mmol/L反应条件下,当金钯摩尔比控制在3:1~1:3之间,均有较大量纳米线生成,金钯摩尔比为1:1时形貌最佳;CTAB浓度对金钯合金纳米线直径影响较大。表征结果显示,金钯纳米线的晶面间距为0.232 nm,是一种具有面心立方(fcc)、多晶结构的双金属合金纳米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