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复合绝缘子具有优异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有效遏制了电网污闪事故的发生,被广泛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中小分子硅氧烷对其憎水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新出厂和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中小分子种类和含量进行研究。GC-MS测试结果表明:伞裙中的小分子主要为低聚环硅氧烷Dn(n为聚合度),新出厂和运行复合绝缘子均存在D3—D21小分子。相比于新出厂复合绝缘子,运行复合绝缘子小分子总含量明显偏少;从小分子种类来说,运行复合绝缘子D10及以下小分子含量显著减少,表明D10及以下小分子在憎水迁移性中起主要作用。测试结果发现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中小分子硅氧烷浓度受其位置影响,高压端和中间段伞裙小分子硅氧烷浓度明显小于低压端伞裙。  相似文献   
92.
为查明高湿热地区一批复合绝缘子高温发热的原因,对缺陷绝缘子样品开展了材料检测、电气试验分析,对绝缘子电场分布进行计算。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批高温发热绝缘子的高压端芯棒表面蚀损严重,电气参数发生变化,导致电场强度增大进而加剧局部放电过程。综合材料、电气实验分析指出,该批绝缘子界面粘接性能较差,水分入侵导致界面化学键水解,从而产生脱粘缺陷是该批次绝缘子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大连地区自动站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功能特点.系统基于数据库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独立的模块完成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及分析处理等功能,能处理当前气象部门获取的自动站数据,生成相应的业务应用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成业务产品种类多和使用方便简捷等特点.系统解决了业务应用部门资料分析处理应用的相关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采用混合煅烧法分别合成了K、Na、Ca、Ni、Mn、Cu修饰改性的铁矿石载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基于热重实验考察改性载氧体与褐煤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固溶体新物相的生成,6种改性后铁矿石载氧体的反应活性均明显高于改性前;其中K改性铁矿石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优于Na、Ca改性铁矿石载氧体,Cu、Ni改性铁矿石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优于Mn改性铁矿石载氧体;铁矿石载氧体与褐煤混合质量比在5/5至6/4时反应性能最佳;K改性铁矿石载氧体与褐煤的反应性能高于Ni改性铁矿石载氧体的。  相似文献   
95.
在传统针织提花圆纬机选针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电磁与永磁混合力直接作用于织针上,建立悬浮织针"零级传动"代替"多级传动"的针织提花织针理论。通过对磁悬浮驱动织针运动轨迹的分析及仿真,得出织针运动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曲线,并通过对系统建模,得到电磁、永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关系。从理论上对织针悬浮系统的数学建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织针往复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对单织针悬浮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论述。揭示了利用磁悬浮驱动织针实现特定编织运动轨迹的可行性,为取代传统"机械式多级传动"编织原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织针模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
2019年11月13—24日,广东省粤东地区某4回500 kV输电线路发生7次污闪跳闸,终止了广东地区连续13年零污闪的纪录。针对此污闪跳闸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此次粤东地区污闪的特点,指出此次污闪属于典型的局部区域性污闪。通过分析污闪绝缘子污秽度测试数据、离子成分,发现本次污闪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源变化导致A类污秽大量沉积,以及海风引起的B类污秽快速积污。进一步分析不同污秽类型引起的污闪发展特点,指出常规的污秽清扫措施对于B类(海洋盐雾)污秽的清扫效果有限。最后针对不同污秽类型提出了污闪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瞬时人工接地短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线路瞬时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是直流输电工程调试的关键试验步骤。介绍了在南方电网多个直流工程中开展的输电线路瞬时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方法,并采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入地短路电流、短路点土壤电阻率等参数对短路点区域地表跨步电压的影响及分布。仿真结果显示:在入地短路电流为10 kA,短路点场区土壤电阻率为1 500 Ω·m, 散流杆塔接地装置采用山区典型放射状结构时,距离杆塔底座水平距离30 m的试验区域跨步电压最大值超过安全限值,存在试验安全风险,需进一步提高并校核试验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98.
黄振 《中国科技博览》2014,(31):184-184
本文简要分析了密度议的工作原理,并重点探讨了影响密度议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行业人员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在交通建设中,采用混凝土作面展的路面,具有许多优点,如刚度大、强度高,板体性好,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同时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而且它的造价和养护费用比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少.所以混凝土路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非匀质的刚性材料,而且混凝土面层属薄壁结构,因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断板这一病害,成为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混凝土路面为何容易发生断板现象呢?一、原材料达不到要里路面混凝土要求:1、水泥应采用425以上硅酸盐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须符合国家标准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